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所以是朕发动的世界大战? > 第 6 章 朕有惑

第 6 章 朕有惑

天色微亮,紫禁城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朱靖煊己经在宫女和太监的服侍下来到了乾清宫。/墈+书?君? !勉¢肺+粤+犊*

乾清宫中,内阁首辅拓明衍、军机处首席玄钰率领朝廷高官早早来到了乾清宫,在此等候皇帝的到来。

至于政务院总理俞耀辉和中军都督兼英国公张家烈则是在下午。

孙成在一旁手持拂尘,大声喊道:“陛下驾到,百官朝拜。”

“臣等恭请圣安。”

在辉煌的大殿之上,百官俯首而拜,声势浩大,也令朱靖煊心潮澎湃,毕竟在前世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上台领奖,也不知道让多少人紧张激动,更不用说成为皇帝接受朝拜了。

“众卿平身。”

“谢陛下。”朝臣们首起腰,用余光看向朱靖煊。

朱靖煊来到他的椅子旁边站着,等到主讲官拓明衍来到他的前面。

朱靖煊拱手弯腰行礼,以表对讲师的尊重,而拓明衍同样回礼。

落座之后,日讲开始。

“陛下,臣作为今天的第一个讲官,所讲内容为《管子·牧民》,其中有这样在一个观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求?书\帮· ~首\发,

这句话的大意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因此为君者首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教化百姓,使人向善。”

“朕实知之,朕想还不只是礼节,秦朝的大泽乡,后汉的黄巾,元朝的天下响动,都无不表明了一个观点——当大多数百姓处于绝对的困境时,他们会自己去寻找出路。”朱靖煊思索了一会,决定给群臣上上强度,对拓明衍笑着说出了这一番话。

拓明衍明显愣了一下,而底下的臣子们都面面相觑。

“陛下圣明。”

“先生,朕有惑,为什么百姓会起义,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同朝廷对抗。”

“陛下,无他,无活路耳。”

没有原因,只是没有活路罢了。纵观古今,在王朝末期总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那百姓的活路是什么呢?”朱靖煊继续追问,眼睛首首看着拓明衍。

拓明衍沉默不语,他清楚陛下想要他说出“土地”二字,但他不能说,因为这是帝国身上最顽固的疮口,不断放着国家的血。~二′八,看?书*旺, \无+错^内~容~

这时的大殿上鸦雀无声,人们心中思索着,揣摩着皇帝的话。

“陛下,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释清楚的,还请陛下见谅。”拓明衍无奈地对陛下俯首说道。

“请先生继续。”

接下来拓明衍又讲了一些关于祭祀的事,在封建时期,祭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可以提高国民的凝聚力,就和前世的阅兵一样,提高国民士气。

当然,这也是拓明衍故意的,就怕陛下再问什么不好回答的问题。

下一个是军机处首席玄钰,这是一个气质出众的中年人,一看就是在军队中待过。

一番见礼过后,玄钰郑重地对皇帝说:“陛下,臣今日所要讲的是前汉武帝之事,前汉时,为开疆拓土,打击匈奴,武帝进行了持续数十年的持续用兵,使国家疆域大大拓展,其对西域和草原的所作所为,使中国千万年皆食其利,可以说是不世之功。”

在停顿了一会后,玄钰继续说道:“但是,长期的战争耗费巨大,百姓负担加重。为支撑战事,朝廷加征赋税,致使民间经济受到冲击,国家民生艰难,天下人贫困不堪,以至于在武帝晚期,国家动乱不止,一时竟然出现了秦末之危局。”

听到这些,朱靖煊想了一会,询问道:“先生,朕有惑,难道用兵就不可避免地使民生凋敝,百姓劳苦不堪吗,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玄钰闻言露出了欣慰的表情,点了点头说道:“陛下,用兵就不可避免地使百姓劳苦,要知道一个战士的身后,是三个民夫的辛勤付出,如果距离更远,规模更大,这个比例还会更夸张。”

“但是,这并不是没有缓解的手段,就像唐朝太宗一般,采用多种策略,不同政策,是可以在高效作战的同时,兼顾国家发展,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和时代同样息息相关。”

朱靖煊眼睛一亮,说道:“还望先生教我。”

玄钰俯首笑道:“固所愿也。”

“唐太宗在对东突厥的战争中,战略规划较为缜密,注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