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送。
县城里,衙役们征用了所有的粮食,打开了常平仓,全力去救济灾民。
对于帝国而言,当皇帝关注一件事的时候,官员们的效率和水平就会无限提高,贪官污吏就会掂量自己扛住绣春刀。
河南的灾情逐渐平缓,各种措施有条不紊地实行,道路在慢慢清理,家园也会重建。
大明的百姓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会放弃。
而朱靖煊给的就是那一丝希望。
“赵将军,有人造反了!”
赵昭猛地看向耳语的人,走到一处空地。
“什么情况?规模大吗,有多少人?”
“将军,人数不多,有近五百左右,是一群灾民。
我们在和他们谈判之后,得知是一个县令不让他们进城,还不发粮食,于是他们就开始抢粮食了。现在被附近的官军赶上山了。”
赵昭听到缘由后,气愤不己,大骂道:“这帮狗官!”
说罢,赵昭带着一部分兵马,赶往所在地。
“当家的,这可咋办啊,官军围在下面,咱们是不是都要死了。”
一个中年妇女对着一个男人说道。
男人环顾西周,以妇孺为主,有一百多个精壮,这根本就不是官军的对手。
现在官军是不想冒着有人死亡的风险,所以才在下面劝降,要是真决心剿灭,那就全完了。
男人心里想,事到临头,自己肯定是活不了了,只能尽力保住其他人了。
赵昭看见前方的人群,勒马停下,下马后首首向前走去。
赵昭怒吼:“为什么不放粮!县令是谁!”
说罢,两名锦衣卫压着一个人走上前,陆仁痛哭流涕,说道:“我再也不敢了,我只是怕灾民冲进城里,影响到城里百姓,我也是好心啊。”
闻言,赵昭更加生气了,说道:“好心?那你为什么不放粮?难道不能把粮食送出去吗!”
陆仁县令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
一名锦衣卫拱手道:“赵大人,此间详情,我己经上报京城了,过几天处理结果应该就下来了。”
赵昭一滞,只能说辛苦了。
说完,赵昭心里泛起苦涩,自己那么辛苦地救水,这边就有人把人逼得造反。
本来是多么完美的事,现在出了这问题。
“派人上前谈判了吗?”赵昭问道。
一名御史回应说:“己经派人了,只不过上面提了两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