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副场景,在场的将领都哈哈大笑。?墈?书¨屋` ¢耕¢薪\最¢全-
一个人用手指着那人,笑着说:“你小子,让你以前不好好学习,现在知道后悔了吧。”
“您这话说的,在座的有几个读书多,还不是认识几个字,谁像您一样,是进士出身,啥都懂。”
在大明,有着一整套文官军事化培养体系,也就是兵备道体系。
兵备道由文官担任,其负责的方面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军事训练与管理、 武器装备与后勤保障、治安维稳、城防建设等。
兵备道受巡抚、总督等地方大员节制,但也首接由兵部管辖。
对于这些出任兵备道的文官而言,他们很多人要在军事体系中浸淫十多年,切身体会大明的军事体系。
哪怕是再不知兵的人,和军队待了十几年,都会变得知兵。
所以大明有许多打仗厉害的文官,比如王倬、叶梦熊、卢象升、曾铣等人。
这也是为什么宋朝和明朝都是以文御武,但是结果却截然相反。
刚说话的就是京营的兵备道——梁山哲,同时也是按察使副使,正西品。
梁山哲听到这话,用手指着那人,哈哈大笑:“你这小子,皮痒了不是,咱俩去练练?”
那个人露出了谄媚的笑,说道:“别呀,梁大人,我什么水平哪敢啊。”
梁山哲哼了一声,“谅你也不敢,我当年在安南打仗的时候,你还吃奶呢。-r¢w/z+w¢w\.*n,e·t_”
朱靖煊看着眼前的场景,心情格外舒畅,他看了一眼天色,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于是站了起来,说道:“诸位。”
京营众将一同起立,对着皇帝俯首听令。
“现在是多事之秋,京营要持续改革,不断提升战力,时刻准备出征杀敌,建功立业!”
“诺!”
等朱靖煊走后,张家烈上前一步,面对大家。
“诸位,刚刚得到消息,蒙古异动,陛下命令调动一万精锐,前往榆林和大同。你们谁愿前往?”
众将听完,全都激动了,要知道京营己经很久没有大规模出征了,一万人,这就是一场中小型战争了。
这可是光宗耀祖、升官晋爵的好机会。
“都督,我愿前往!”
“我愿前往!”
“还是我去吧,我有经验!”
“你有个蛋的经验!”
“女娲!”
下面的人争执的脸红脖子粗,谁也不想让着谁。
他们吵了一会后,逐渐消停了下来,都盯着张家烈,渴望着自己领兵前往,大败敌军,走上人生巅峰。
“此次行动是陛下登基以来的第一次,不容有失,而且还要打得漂亮,所以本都督决定让老将前往。!萝,拉!晓,税! ¨毋`错*内\容¢”
说完,几位三十几岁的将领叹了口气。
“汤孟阳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五千精锐前往大同,等候命令!”
“诺!”
“姜昌吉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五千精锐前往榆林,等候命令!”
“诺!”
“其中,以汤孟阳为帅,指挥全军。”
安排好出征的将领后,张家烈看向了下方的梁山哲。
梁山哲点了点头。
张家烈的意思是粮草、武器等后勤工作要准备好。
梁山哲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两人共事这么久,张家烈撅撅屁股,梁山哲都知道这是什么屁。
“好了,下去准备吧,明天天不亮就出发,秘密前进,不要走漏了风声。”
众将轰然而散。
躺到床上的朱靖煊闭眼沉思着,回顾了觉醒前世记忆后的所作所为。
总体来说还是卓有成效的。
洪灾被救了,军队正在整改,吏治也即将整治,最重要的是奠定了未来数十年的政策基调,那就是改革。
想到这里,朱靖煊就觉得自己还是没白干,谁看到都得说一句不错,这就够了。
想着想着,朱靖煊就睡着了。
第二天,在照例给李太后请安后,朱靖煊想着要去哪里,猛得想起来自己有前世记忆啊。
前世看小说的时候,穿越者都在发明蒸汽机、燧发枪、肥皂这些东西。
那自己也可以搞啊。
刚好大明现在也有研制所,这是烈宗和光宗所设立和发扬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