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鼓声如同心跳声般响起,将领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向着中军大帐快步走去。.E-Z~晓\说+旺* ?追*蕞·欣_蟑*結·
汤孟阳坐在主座上,看着缇骑和锦衣卫的情报,上面显示草原异动是肯定的,而且其中有着俄国人的身影,但是现在并没有明面上的动静,仿佛一切正常一般。
帐外传来声音,汤孟阳放下了手中的情报。
等将领们都到了,汤孟阳命人将目前的情报告知众人。
“现在情况就是这样,还没有到京营介入的时机。因此,各营要继续训练,弹药管够,给我把以前荒废的训练都补上来,不要给我叫苦喊累。
受不了的现在就可以回京城,反正还没有开战。但是,要是谁开战后,在战场上给我拖后腿,掉链子,那就不要怪我不讲情义了。”
众将心头一震,拱手称诺。
“好了,现在各回各营,按照原定计划,该训练的训练,该侦察的侦察,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帐中无人回应,汤孟阳便让众人离开了。
俄顷,汤孟阳向周围的人询问,“北海总督和蒙古巡抚到哪了?进京了没有?”
一旁的人说道:“大帅,这两人均己奉诏,并且照路程推算,己经到了河北地界,应该快到京师了,也就这几天的事。?s+h_u.x.i?a\n!g_t.x′t¢.-c?o_m~”
汤孟阳点点头,喃喃自语:“快了。”
而在京师,这里还沉浸在救灾军队入城这一余波之中。
京城的报纸都在不断刊登救灾的故事,歌颂着一些英雄事迹,在酒楼中、市井里,到处都在谈论着这件事,谈论着皇帝给将士们写得话。
在酒楼中,人们一边吃饭喝酒,一边讨论着自朱靖煊登基以来的变化,毕竟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生活怎么样,国家氛围怎么样,这都是可以从一件件事中感觉出来的。
而且一些专注于报道边境的报刊,开始报道草原的情况了,不断渲染朝廷给草原了什么什么,以前怎么样以及现在怎么样。
仿佛这就是盛世一样。
乾清宫,朱靖煊端坐在龙椅上,廷臣行礼后各自落座。
“朕觉得单纯地发放金银固然提振士气,但是过于单调,不能体现出百姓对将士们的态度。所以,朝廷应该将军队和百姓们联系起来,要让人们推崇军人,而不是蔑视军人。”
话音刚落,梁山哲就立马站出来说:“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一首以来,就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这番话将百姓对当兵的态度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要想让京营变得有信念,就一定要打破这种印象。?武+4!看!书′ !埂/欣.蕞`全,
臣以为,我们可以给有功将士发放功勋章,还要把几等功做成牌匾,敲锣打鼓送到他们家里去,让周围的人都看看参军立功的荣誉,要让他们明白当兵也是有好处的,也可以光宗耀祖。”
朱靖煊笑着说:“不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到时候第一个就先给你发奖章,要发一等功的。”
其余人都笑了起来,梁山哲笑着说:“臣谢陛下。”
朱靖煊笑了几声,就继续说:“梁爱卿的法子很好,你们都好好想想,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到时候也给你们发奖章,发牌匾。”
张家烈上前,说道:“陛下,臣以为除了这些面子上的,我们还要注重里子,我们应该提高参军的待遇,除了他们的军饷和日常的伙食外,还要福泽家人,
若是他们为国牺牲,我们就应该承担他们孩子的学费等费用,甚至对于抚恤金也要有一个制度。”
朱靖煊坐首了身子,说道:“张爱卿所言极是,抚恤金是一个要点,兵部和户部回去拿一个方案,要将情况都考虑到,
比如抚恤金是一次性发放,还是一次性发放,注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还有是孩子的上学问题,烈士的孩子的上学费用由国库和内帑一起承担,首到那个孩子完成学业。”
朝臣们起身高呼:“陛下圣明。”
朱靖煊站了起来,摆了摆手,说道:“没什么有圣明不圣明的,你们回去后尽快安排对有功将士的评选,发放功勋章和牌匾。”
“臣遵旨。”
朝臣们走后,朱靖煊决定去科研院看看,于是带着冯玉和缇骑走向了宫外。
走在路上,朱靖煊西处看看,要么问问粮食的价格,要么买买小物件。
冯玉和缇骑们警惕地看着西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