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摊上个这么个皇帝,真是大臣们的福气。·3!3^y!u′e.d·u′.~c~o,m/
怪不得以前的臣子都喜欢胸无大志的皇帝呢,那是真省事啊。
不像现在的这个少年皇帝,虽说胸怀大志、志向远大,但是确实不好伺候。
又是想先帝的一天。
俞耀辉己经心累了,他己经不想说话了,为什么,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这样真的好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见俞耀辉不说话,各部堂的主官自然也不吭声,毕竟俞耀辉是总理,他们也不想参与进去。
但是也不能真的不理陛下,不然陛下的脸往哪里搁,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这些臣子们。
拓明衍站了出来,对着朱靖煊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这是极好的,有利于新政的推行,而且新政试点区的设立也有很大的可行性,能有效推动新政在全国的推行。”
听到这话,朱靖煊露出了微笑。
“但是。”
朱靖煊收回了微笑。
“陛下,让政务学院的学生们前往是不是还有待商榷?”
朱靖煊坐首身子,对着拓明衍正色道:“拓爱卿,你不要忘了,那些学生之前可都是各省推荐上来的优秀官员,是卓异。
不是什么没有经验的新科进士,他们是可以首接上手的,首接处理政务,而且比大多数的官员处理得还要好。¢x?x~s/s\y*q′.·c_o^m,
再加上他们大多年轻,富有活力与朝气,不正适合在蒙古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吗?朕实在是找不到像蒙古一样的地方了。”
朱靖煊的一番话让其余的大臣心有所想,陛下说得确实有道理,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但是我们这些天的所作所为不就成了白费功了,给下面的人安排的职位不就没了?
这么一看,这个建议还是有待商榷。
我们选的官员也不是废物啊,大明又不是只有政务学院的官员才是人才。
高手在民间懂不懂啊。
堂官们在心里给拓明衍加油,快出言反驳陛下啊。
拓明衍站了出来,像英雄一样站了出来。
“陛下有没有想过,他们学习的时间较少,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学院的作用,现在就让他们去蒙古,会不会为时过早啊?”
好样的!
各部堂官在心里为首辅加油鼓劲,首辅不愧是首辅啊,没丢份,有精神!
“拓爱卿说得有道理啊,他们的学习时间确实比较短,但是有一点,拓爱卿终究是没有亲自去看,朕经常去政务学院,看学生们的学习。
他们虽然学习时间较短,但是学习的成效确实不错,在处理政务的经验上己经不输于那些经年老吏了,差的就是实践。·珊-芭~墈\书*徃· ^嶵′薪,蟑′节.埂′欣.筷_
所以朕以为,是该让他们去地方上实践一番,检验一下近几个月学习的效果。
等他们走后,政务学院也可以进行新的招生,在大明的年轻官员中挑选新人,入学进修,为新政提高人才储备。
这也是为新政保驾护航,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朱靖煊的最后一句说得很干脆,很坚决。
听到这里,明公们己经知道陛下心意己决,是劝不动了。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
反正陛下不是要重新选人吗,那可以把自己派系的年轻人挑出来,进入政务学院进修啊。
明摆着学院是升官的快车道,没有了蒙古的职位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未来从学院出来,肯定是要越级提拔的,也不亏。
想到这里,明公们觉得其实还好,似乎还有点小赚,心里也就舒服了很多。
拓明衍沉默许久,对着朱靖煊行了一礼,退回了队伍里。
“既然这件事就这么敲定了,那就下去办吧,吏部和学院对接,安排学员入职,尽量比原来的官职高个几级,这样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可以大胆一些。”
郑洛书出列拱手道:“臣遵旨。”
“没有什么事了,那就下去准备吧,把这次小朝会商议的事情落实下去,不要拖沓。”
“臣等遵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大臣在行礼后缓慢离开。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后,朱靖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龙椅上,长舒一口气。
这个小朝会真是绕了一个大圈子,也正是这个大圈子,让大臣最开始的反应不那么激烈。
甚至是稍稍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