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坐吧,别客气了。-1?6_x¨i+a′o*s,h?u`o?.*c·o~m¢”
“谢陛下。”
众人在两侧落座,注视着上位的皇帝。
俞耀辉作为总理,率先起身。
“陛下,两日后的大朝会要讨论地事情很多,主要是总结一下蒙古的事情,为其盖棺定论,赏赐有功将士,主要是各个将领,士兵则按照陛下的要求,在授勋大典上为代表授勋。
还有就是蒙古新政试验区的正式确立,以及接见政务学院的学员代表,然后就是近期考成法的实施情况,以及造册的审核。
最后是接见美国使团,和他们再次确认条约的签订,以及所谓的美国国王事宜。
大致就是这么多了。”
说完,俞耀辉上前,将手中的流程表交给冯玉,然后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冯玉则转交给朱靖煊,朱靖煊拿到手大致看了一下,然后放到桌子上。
“朕觉得没什么要讨论的,这些都是朕很清楚的东西,再说了,朕又不是第一次参与大朝会,这不都轻车熟路吗。”
拓明衍起身答道:“陛下确实是经验丰富,但是本次大朝会不一样,很多事情都积压在这里了。
而且刚才总理还少算了一件事。”
俞耀辉立刻转头看向拓明衍,瞪大眼睛,眼神充满疑惑,好像在说‘我有什么疏漏?不都说完了吗。,我/的.书*城_ ¢蕞¢歆_璋^结*更′欣·快·’
朱靖煊再次拿起桌子上的流程表,仔细地看了起来,“还有什么疏漏?朕看很齐全啊。”
朱靖煊一个一个比对,“哦对,少了一个启明大典。”
朱靖煊看向俞耀辉,眼神中带着笑意。
不会吧,不会吧,堂堂大明总理,难道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吗?
俞耀辉为官多年,面不改色是基本功,脸皮不厚怎么当官,怎么领导群臣,怎么当总理。
但现在这次他是真的绷不住了,他怎么会忘了这个事情呢,这是基本功啊。
俞耀辉:孩子们,我有点红温了。
“难道总理写完后,不自己再看看吗,就那么自信,觉得自己就一定不会出错?俞大人,我看您是有一点放松自己了,觉得自己成为了总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就不会严格要求自己了?您觉得自己现在和以前想比,谁更适合当总理呢?”
看到拓明衍斥责俞耀辉,其他大臣倒吸一口凉气,丝毫不敢动,静静地看着大佬打架,这事和他们没关系,希望不要牵扯到自己身上。
在祈祷的同时,大家也在不断思考首辅的用意,首辅不可能白白斥责总理,毕竟两人都是由皇帝首接任命,对皇帝和百官负责。
最关键的是首辅的话己经很严重了,首接质疑总理有没有能力继续担此大任,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打算扳倒俞耀辉?
这是谁的意思?是拓明衍的,还是……皇帝的?
其他人能想到,自然俞耀辉也能想到,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陛下想要让他告老还乡,卸任总理一职。¨衫.八+墈.书?王\ +埂·鑫/嶵-哙·
越想脸色越白,他并不是贪恋权势,而是想要发挥自己的价值,在总理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像张居正一样。
现在正好遇到了明主,一个锐意改革的皇帝,但是奈何自己现在就要离开朝廷了,真是世事难料啊。
待拓明衍说完,俞耀辉跪了下来,“陛下,臣这段时间里辜负了陛下的信任,骄傲自满,德行有亏,臣请告老还乡。”
朱靖煊自然是不会让他离开,毕竟才磨合好,正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一个人离开了,这不利于新政和朝廷的平稳运行。
更何况现在的大臣里面还没有一个威望能和俞耀辉并肩的,除了拓明衍。
如果随意选一个,就很容易让朝廷陷入斗争之中,不服众又怎么能领导百官呢。
朱靖煊连忙起身走下台阶,将俞耀辉扶起,“俞爱卿快快请起,朕怎会让你告老还乡。此次不过是小失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朕相信你之后定会更加严谨。”
难道不是陛下?那为什么拓明衍要说这种话,难道他不知道这些话的威力吗,如果陛下要是真想赶他走,刚才就可以首接顺水推舟,送他回老家了。
俞耀辉感激地看了眼皇帝,“陛下圣明,臣定当痛改前非,尽心竭力辅佐陛下。”
朱靖煊坐了回去,看向俞耀辉和拓明衍两人。
“朕相信,拓爱卿并没有恶意,他只是以一个臣子和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