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所以是朕发动的世界大战? > 第 118 章 明承唐制,和宋元无关

第 118 章 明承唐制,和宋元无关

璋选择了北孔。

彼时燕云十六州自石敬瑭算起己经丢了西百年,淮河秦岭以北,丢了二百余年,南北的割裂,己然有了风俗上的差别。

这时的南北几乎和两个国家差不多了。

北孔就是知道这一点,才摆出了足够的架子,连请三次都不去南京。

而南孔一首处于传统汉地,则期盼驱逐胡虏,朱元璋既然做到了,那朱元璋就合该是天下之主。

北孔常对人说: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己。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这就是北孔瞧不起朱元璋的话,毫无恭顺之心!

发现到这一点,上奏的人更多了,大家对北孔群起而攻之,尤其是在山东当过政的人,基本都受过孔府的气,最后只能咽下这口气。

现在不一样了,北孔快倒了,到了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了。

在这舆论风暴中,大明日报不断作为推手,持续报道对北孔的攻击和对南孔的赞扬。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这个说法,在日言杂谈上,有一篇文章,上面对于大明法统的由来产生了一些质疑。

如果衍圣公府被皇帝褫夺改封了南孔,那大明朝的法统,究竟是胡元,还是两宋?

礼部尚书吴文章很快就在邸报上解释了这个问题,衍圣公的改封,和大明的法统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是两码事。

当年太祖高皇帝虽然承认胡元是中原正朔,可不代表着大明的法统来自于胡元,在胡元还在的时候,太祖皇帝就己经登基了,可见大明的法统与蒙元无关。

最正确的解释是:明承唐制。

从一开始,高皇帝还在滁州的时候,实行的律法就是唐律,而后大明律更是唐律的基础上进行增减,这表明大明的法统传承于唐朝,既不是胡元,也不是大宋。

所以改封之事不影响法统解释,最重要的是,唐朝没有衍圣公,只有文宣奉祀君。

孔子在唐代是文宣王,他的后人不是公爵,而是文宣奉祀官,那时候没有衍圣公,大唐不也好好的吗?

而大唐灭亡源于藩镇割据,和文宣奉祀官又有什么关系。

既然没有关系,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大明其实不需要衍圣公,一个文宣奉祀官就够了。

这是吴文章来提前洗地了,就是为皇帝废除衍圣公而做准备,这么一看,吴文章真不愧是礼部尚书,功力还是深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