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去给李和明传旨的人是一把好手,是御马监的左少监,也算是御马监除了三个太监之外的高官了,可见冯玉的重视。^天!禧·晓¨说`徃¢ *免·沸/阅?毒*
不对,应该是皇帝的重视。
周日生的马骑得很好,一路上换马人不歇,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周日生就在济南见到了李和明本人。
李和明并没有首接去兖州,而是待在了济南府,和山东巡抚在一块。
李和明是个聪明人,而且最早也是读圣贤书的人,清楚地知道在兖州调查衍圣公是个什么局面,不说是寸步难行吧,也只能说是一无所获了。
所以他决定找山东巡抚,首接在巡抚这里拿孔府的罪状,简单快捷。
至于会不会拿不到证据,或者说没有罪状?
但这可能吗?
李和明刚到济南府的第一天,在和巡抚表明了他的目的,以及陛下的决心之后。
很快就有好几辆马车拉着证据和罪状摆在了他的面前。
什么叫效率?这就叫效率!
李和明都麻了,他知道巡抚这里肯定有,但是没想到这么多啊,这是在批发吗?
“李指挥使,这就是孔府近三年来违法乱纪的行为,基本都在这里了。”巡抚笑着说道。!我′得?书¢城¨ `最_歆?璋!結`哽*欣,快~
三年?三年就这么多!
李和明深吸一口气,突然想到什么,问道:“大人,我记得你是三年前上任山东巡抚的吧?”
巡抚微笑不语。
李和明嘴角抽了抽,更麻了,这看来是刚上任就开始收集孔府的罪行了,这多大仇,多大怨啊。
等到周日生拿着圣旨找到李和明,李和明己经把近六年孔府的罪状都收集了,基本上能收集的都收集了,那些没有痕迹的就没办法了,但是只要有传闻,李和明都不放过,都算作罪状。
反正现在积累的罪行,己经可以让衍圣公死上万遍了,还都是凌迟的那种。
得知周日生是来传旨的,山东巡抚和李和明带着下属摆好香案,准备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人言:人而无德,则人皆贱恶,其罪罄竹难书,罪大恶极,应杀以慰生灵,应灭以安民心,生民苦楚而朕不闻,朕之错也,山东地方糜烂,触目惊心,天下闻讯莫不义愤,还望李卿不负皇恩,百姓期盼,便宜处置,收到圣旨之日,立即可抓拿兖州孔府内外,不得错漏一人,抄家后,押解入京,若有抵抗,以平判处置,杀无赦。
钦此。-1?6_x¨i+a′o*s,h?u`o?.*c·o~m¢”
“陛下圣命!臣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和明五拜三叩首行大礼接旨,山东这个局面,只能杀,杀他个天朗气清,杀他个血流成河,杀他个干干净净!
不杀就无法让山东的太阳洒在皇帝的土地上,就无法让皇帝的仁政惠及陛下的子民,就无法彰显皇恩浩荡、仁义道德、公平正义!
少监周日生再次开口说道:“陛下还有口谕。”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李和明沉默了,陛下的口谕让他的文人身份觉醒了,他一想到孔圣人在腌臜的孔府待了一千多年,他就怒火上涌。
现在陛下给了他解救圣人的权力和任务,那他就肩负着改变千年现状的责任。
这是个神圣的使命!
在想到孔府那些突破人的底线的行为后,李和明就恨不得现在就把这些畜牲全杀了。
“点兵!兵发兖州孔府!”李和明拿到了圣旨,立刻开始行动,连一分一秒都不肯耽搁!
“得令!”等候的将士们大声的喊道,兵马开始快速的活动了起来,李和明带了两千名锦衣卫到山东,这两千名锦衣卫,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甚至还有数百人是他从京营借出来的。
周日生看着集结兵马的李和明,感慨他的好命,或者说圣眷深厚,陛下给李和明下的这封圣旨,可以说是保全了他的政治生涯,他日后不需要承担大部分剿灭孔府的责任了。
如果没有这份圣旨,恐怕李和明就要辞官回家了,现在相当于皇帝把大部分责任揽了过来,李和明是奉旨意行事。
实际上,维护臣子也是在保护和巩固自己的权威,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为朱靖煊做事,赴死。
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巡抚看着去点兵的李和明,对周日生说道:“陛下还有没有其他旨意?”
周日生没有说话,而是又拿出一个圣旨,“山东巡抚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