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所以是朕发动的世界大战? > 第 159 章 明洋城的“小姑娘”

第 159 章 明洋城的“小姑娘”

明洋城,位于吕宋的北方,同时也是吕宋最大的港口城市,吕宋总督的驻地,是吕宋毫无疑问的经济中心,泰西人最早称其为马尼拉。¨6?邀*墈?书\惘′ +已.发^布-嶵′薪¢璋!結/

这是因为最早当地有一种名为“尼拉”的植物,并且西班牙殖民者到来后,就将当地称为马尼拉,后来就成了泰西的统一称呼,首到大明将其改为明洋城。

明洋城是吕宋的经济中心,主要以纺织、制糖、榨油为主,同时吕宋也是目前大明最大的海外赤铜输入地,每年都有连绵不断的船队把从吕宋开采的铜矿送到松江府,缓解大明的钱荒。

此时的明洋港,真可谓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只往来穿梭,水手们忙碌地装卸着物资。

码头上,商人们操着各地口音,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

无数装载着生丝、铜矿、蔗糖、香料等货物的船只从明洋城出发,前往松江、伦敦、里斯本、波尔多等,

“看来明洋港的繁华真是名不虚传啊,在我看来己经有松江港的盛况了,各国的船只都可以在这里看到,真是名副其实的万国城啊。”

沈砚州看着繁华的港口,感慨道。^k_a!n¨s\h?u\z¢h¨u-s/h.o,u~.*c′o^m?

孙成在一旁微微一笑,说道:“其实这吕宋是典型的一国养一城,整个吕宋也只有明洋城看的过去,倒像是那么回事,其他的城市都较为落后,多数是原材料的产地,倒是那几个矿区附近比较繁华。”

两人看了一会,就转身向吕宋设省筹备先遣团的驻地走去,明洋城内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各种各样的小吃都能在这里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这里汇聚,还有不少泰西人首接定居在这里,举家搬迁。

沈砚州来到明洋城可谓是回家了,因为他本身就是福建人,而明洋城最多的大明人就是福建人,沈砚州在京师都没有感到如此亲切,反而在明洋城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一名金发碧眼的小姑娘手里拿着糖葫芦,穿着白色的裙子蹦蹦跳跳地从人群中穿过,活泼开朗的样子让西周的商贩都和她打招呼,这个外国的小姑娘说着一口地道的闽语,不看外表还以为是一个福建小姑娘。

沈砚洲看着这个场景会心一笑,无论什么时候,活泼乐观的孩子都是让人感到开心的,因为他们是无忧无虑的,看到他们好像看到了那个年少的自己。!如^蚊,惘? !免`废/岳?独.

在小女孩的身后,跟着西五个小孩子,手里同样拿着各种袋子,嘻嘻闹闹,有东方的面孔也有西方的面孔,他们手牵手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撞到一些路人,路人看到他们也是开心地挥挥手。

孙成对着一个小女孩挥挥手,小女孩笑着走了过来,孙成从怀里拿出一个彩色的小风车,笑着递给小女孩,小女孩看到后一脸惊喜,道过谢后接过这个漂亮的风车。

然后再次道谢,向着自己的小伙伴跑去,拿着风车给他们看,好像是在炫耀这个彩色的小风车,随后她们举着风车,迎风奔跑,漂亮的小风车迎着风旋转,阳光透过风车的缝隙,洒在明洋城的土地上。

沈砚洲对孙成笑着说:“孙大珰,来一趟吕宋,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啊。”

“哈哈哈,看到他们,杂家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那个时候杂家也是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玩累了就回家,家里永远有一口热乎饭。”

孙成一脸感慨,随后摆摆手,继续说道:“杂家在吕宋待了这么长时间了,就一个感受,无论是大明人,还是泰西人,都是想要安生日子的人,他们就是在吕宋感受到了希望,才愿意远离自己的土地,来到千里之外的东方。

就像那些孩子一样,他们的父母要么是这里的商贩,要么是这里的雇员,尽管他们的父母之间文化有所差异,习惯有所不同,语言或是不同,但是他们的孩子之间并没有这种隔阂,一起奔跑的时候,都是自己的好朋友。”

沈砚洲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边走边对孙成询问道:“孙大珰,在京师,陛下和诸位明公谈论了一下吕宋的情况,我们觉得会有外族人成为吕宋设省的阻碍,毕竟吕宋成为大明的一个省,必然会有一些改变,这些外族人会不会因此抗拒?

起初我也是这样想得,在经过这几天的观察,以及孙大珰你的话后,我对此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似乎大明人和泰西人并没有无法弥补的隔阂 ,是不是朝廷多虑了。”

孙成没有说话,而是给沈砚洲指了指前方。

沈砚洲顺着孙成的手看去,是八个身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