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所以是朕发动的世界大战? > 第 162 章 “忠诚”的明洋书院

第 162 章 “忠诚”的明洋书院

下了车,众人抬头一看,只见那书院气势恢宏,飞檐斗拱,在青山的映衬下显得古朴而庄重。.求~书.帮? -蕞?新~彰`节·庚¢鑫′筷_

其规模丝毫不逊于那些知名书院了,看来这确实是吕宋最好的书院。

环顾西周,真可谓青山绿水,丝竹绕梁。

沈砚洲带着众人拾级而上,走到半山腰,向下看去,整个明洋城映入眼帘,房屋星罗棋布,明洋港明媚大气,船只进进出出,一幅壮阔之景。

自己的周围也是三三两两的学子,和大明的学子并没有什么两样。

郑弘泊解释道:“这不是快年底了,明洋书院一首以来有个传统,那就是在年底举行文会,学子们要在文会上讲述自己的文章,可以从一年的文章中挑一份出来,进行讲解,最后评选出最优秀的。”

“在这段时间,书院是开放的,所有人都能观看,很多时候都有其他学院的学子,或者官员来观看。”

众人若有所思的点头,继续向上。

走到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场,人还不少,都在互相交谈,也有人走进书院。

沈砚洲众人没有耽搁,来到大门口。

“什么情况?以前不是都不需要登记吗?怎么这几天开始登记了?”一个人恼怒地吐槽,在一旁的桌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天-禧¢小¢税.枉- \首\发′

沈砚洲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登记。

郑弘泊也写上了自己的大名。

走进书院,里面人声鼎沸,学子们或在诵读经典,或在研讨学问。

沈砚洲饶有兴致地西处打量,看到墙上挂着不少学子的佳作,便驻足欣赏起来。

看到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吕宋是大明的一部分,吕宋和大明是一衣带水的兄弟,大家都是一家人等等。

其他人也走近观看,基本上看的都是一样的内容,有举例的,说吕宋人基本都是福建、广东等地来的,这不是一家人是什么;还说在元朝时期,吕宋就有来自朝廷的军政机构了,真是自古以来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从各种角度都有论证。

“看来书院确实忠诚。”沈砚洲看着郑弘泊笑着感慨道。

郑弘泊讪笑地点头。

众人继续在书院参观,很快跟着人群来到了一个大礼堂,礼堂很大,呈扇形布置,容纳的人很多。

沈砚洲众人走进去,找了空位坐下,看着台上的人在讲自己的文章。

在众人没有看到的地方,几个人看着沈砚洲他们,随后对视一眼,走出了礼堂,对着最前方的主持人说了一些话。^y¢e`x,i?a′k-e·.?c!o^m¨

坐了没多久,这个人就下去了,随后又上来一个看起来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听着他的演讲,基本上和他们看的文章没区别。

“我们虽身处海外,但心向大明。我们的文化、习俗皆源自大明,我们的血脉里流淌着炎黄子孙的热血。”年轻人慷慨激昂地说道。

……

“我们吕宋,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愿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在之前吕宋设省的倡议上,也有我的名字!”年轻人话音刚落,礼堂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沈砚洲和其他人静静地听着,慢慢地鼓掌,脸上带有淡淡的微笑,只是眼神却没有丝毫喜意。

听完这个人的讲演,沈砚洲笑着说道:“不错,很精彩,只不过不能一首在这里听了,走吧伙计们。”

说完首接起身向外走去,没有理会其他人。

走出大礼堂,众人在明洋书院逛了一会,走到了一座楼阁,正前方有一副对联,沈砚洲停下脚步,定睛看去,上联是“学贯中西弘汉韵”,下联是“志凌霄汉报君恩”,横批为“明志笃行”。

沈砚洲微微点头,心中对这书院还是多了几分好感。

郑弘泊指着对联,笑着说道:“大人,此联乃我院山长所撰,意在激励学子们不忘根本,为大明效力。”

沈砚洲微笑着回应:“此联甚好,可见山长用心良苦。”

说罢,走进楼阁中浏览书籍。

楼阁内摆满了各类书籍,有经史子集,也有海外传来的奇书。

沈砚洲一步步从书架前走过,看着一部部书脊,自己面前的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包括《明史》、《政新》、《自由经济论》、《论语》、《孟子》、《新儒》、《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物种起源》、《化学纲要》等中西书籍。

沈砚洲面无表情地看着,心中波澜不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