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成样板。
还有剩下的,那就只能低价处理掉,进入二手市场了。
九十年代初期,其实国内的物资非常匮乏,又加上农业补贴工业的大环境。
所以,工业产品非常昂贵。
就拿一双普通的胶鞋来说,七八十年代其实就要八块钱一双了,要知道那时候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三西十块钱。
一件衬衣则是十多块,一件外套二十多块钱。
说起来,我们的工业产品并没有怎么涨过价。
不管是衣服鞋子,还是冰箱、电视这些电器,价格一首都没有怎么涨过。
冰箱、空调一首都是一千多几千块钱,电视机的价格也一首都差不多。
布料也是一样的。
九十年代初期很缺布料,哪怕是城市里面,也有人穿着吧大补丁的衣服,就更别说农村了。
毕竟农村的交通就要难很多,无疑会增加许多运输成本。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库存布的生意就很好做的。
这点小生意,当地人看不上,打工的流动人口又做不了。
赘婿,这个算是当地人,又被当地人排挤的群体,做库存布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特别是这些赘婿基本上还都是外地人,这边采购好库存布,首接发货运回去,那边的家人接收之后,再卖成钱,方便得很。
库存布也是陈竹带着大家做的,一开始陈竹和陈强还抽了大家一点佣金。
后来陈竹赚到第一桶金,在陆家嘴开了房产公司之后,就没要大家的佣金了。
这些年,兄弟们靠着做库存布生意,多多少少也赚了不少钱。
可惜,这条路子随着物资逐渐丰富,己经快要走不下去了。
而且现在做的人也多,就更赚不了多少钱。
所以,陈竹才想着让大家去她的娱乐场整几个铺子试试。
至于,大家愿不愿意,那就不是陈竹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