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后面,笔记的日期变得跳跃,字迹也略显急促,但依旧保持着条理。
“……4月17日,雨。深入北麓‘黑竹沟’核心区。卫星信号断续。发现多处异常大型足迹链!形态特征超出己知熊科、猫科数据库!团队内对追踪策略产生分歧,赵教授主张激进采样,我认为风险过高,需更多外围数据支撑……”
“……4月19日,浓雾。地形复杂导致短暂偏离预定路线。高灵敏录音设备捕捉到低频次声波段吼声,源点距离约3-5公里,强度惊人!尝试微型无人机抵近侦察,遭遇强电磁干扰及未知气流,失控坠毁。回收残存影像数据需专业设备解析……”
“……4月21日,晴。重新校准定位,修正路线。赵教授小组(3人)携带部分重型设备坚持深入‘断龙脊’方向进行布控,与我组分开行动。保持每日定时通讯约定。此区域……存在难以解释的生态压制现象。大型食草动物踪迹稀少,小型动物行为模式异常警惕。需高度戒备。”
笔记到此并未结束,但最新一页的日期停留在约十天前。后面似乎有被匆忙撕掉几页的痕迹。在最后完整的记录下方,用红笔重重圈出了一个坐标网格,旁边潦草地写着几个力透纸背的汉字:
“疑似过山黄存活痕迹”
在这两个字的旁边,画着一个极其简略的、代表“危险”的红色三角警示符号。
尘风合上笔记本,深深吸了一口气。过山黄!这个国家级的顶尖研究团队,目标果然是它!这位林洛然博士,显然极为专业和谨慎,对追踪那传说中的生物持保留态度。笔记中提到的“赵教授小组”失去联系?坐标网格和警示符号……这意味着什么?
他再次翻看背包里的其他物品。在几件湿衣服下面,他摸到一个同样材质顶级的防水袋。打开,里面是几片独立包装的、品牌昂贵的女性卫生用品,还有一小管几乎用光的、带着独特清冷雪松与白麝香调的高级防晒霜。角落里,还有一个被压扁的精致金属小盒,里面是几颗独立包装的进口黑巧克力,包装纸己经破损。
“林洛然……” 尘风默念着这个名字。一个背景深厚(能用如此顶级装备)、学识顶尖、行事冷静却又敢于深入险境的国家级博士形象,在他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她的团队遭遇了什么?那个赵教授小组呢?她本人现在是否安全?
灰背见尘风一首盯着背包看,又凑了上来,用鼻子拱了拱那个扁掉的钛水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似乎在问:“这个能吃吗?”
尘风回过神,揉了揉灰背的大脑袋,将笔记本和那个装有个人物品的防水袋小心地收好,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背包,确认没有遗漏其他重要物品。
“干得不错,蠢狼。” 他难得地夸了一句。虽然捡回来的是个烫手的山芋,但也带来了关于外界、关于过山黄、关于这位神秘女博士的关键信息。
夕阳将一人一狼的影子拉得很长。尘风提着那个破旧却彰显着主人不凡身份的背包,望着莽莽苍苍的神农架群山,眼神复杂。人类的痕迹,以一位顶尖精英遗失装备的方式,再次强硬地楔入了他的“野人”世界。平静的表面之下,暗流涌动。这位林洛然博士和她所追寻的过山黄,如同两条若隐若现的线,似乎正悄然将他引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