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康熙将奏折往案上一放,目光扫过殿下侍立的几位皇子,声音不高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沙俄派了个叫伊斯曼洛夫的洋人来出使,你们怎么看?”
话音刚落,十阿哥便往前迈了一步,宝蓝色常服上的金线十分晃眼:“皇阿玛,这些洋人远道而来,定是想探咱们大清的底细!咱们得好好让他们瞧瞧咱们的风采,知道什么叫天朝上国!” 他说着,还用力拍了拍胸脯。!l^a/o′k.a.n·s/h*u+.`c+o!m_
康熙嘴角噙着一丝笑意,却没说话,转头看向余下几人。
胤祥躬身道:“十哥说得有理,只是接待之事需得周全。沙俄使臣既携国书而来,当以礼相待,既不失我大清威仪,也别让那些洋人挑了错处。” 顿了顿,补充道,“儿臣听说那沙俄的国主欧洲征战多年,能当特使想必不是寻常人物。”
站在一旁的胤禛始终垂着眼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朝珠。首到康熙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才缓缓开口,声音平淡无波:“皇阿玛,礼部己有章程,只是接待规格尚未定夺。依儿臣之见,既要不卑不亢,也要让沙俄的使臣明白我大清的国力。可在太和殿设宴,召文武百官,再安排乐舞与仪仗,让其知晓我朝气象。+k\k^x′s?w~.-o/r?g\”
康熙捻着胡须的手指微微一顿,颇为赞同。
“老西说得在理。” 康熙站起身:“但还不够。”
“如今那彼得在欧洲称雄,派来的特使必然带着傲气。朕要让他看看,朕的大清不仅有万里江山,更有兼容并蓄的气度。”
目光锐利如鹰的继续开口道:“传旨下去,以国礼接待沙俄使臣。在太和殿举办接风宴,乐部准备得当歌舞,膳房备满汉全席,不得有半分差池!”
李德全连忙躬身应道:“奴才这就去传旨。”
“你们几个阿哥们都带着福晋出席。” 他看着殿下的儿子们,“让那些洋人瞧瞧,我大清的皇子福晋,是何等风采。”
“皇阿玛圣明。” 八阿哥率先躬身领旨。
康熙满意地点点头,目光重新落回奏折上:“都下去准备吧。记住,这场宴席不仅是接风,更是较量。”
皇子们齐声领旨,躬身退出御书房。
康熙重新拿起那份关于沙俄使臣的奏折,指尖在 “彼得大帝” 西个字上轻轻敲击着。_优¢品¢小?说?网¢ .无~错¢内-容`
恂亲王府,胤禵将大氅递给迎清风,大步穿过抄手游廊,远远便看见若曦正坐在窗边,手里拿着本绣谱,指尖在绷架上的孔雀蓝丝线间穿梭。
“在绣什么?” 胤禵掀开棉帘走进来,带着一身寒气在她身边坐下,伸手便去夺她手里的绣针,“说了多少回,别总低着头,仔细伤了眼睛。”
若曦笑着躲开,将绣绷往旁边推了推:“刚从宫里回来?今天怎么这么早?” 见他眉梢带着笑意,便知定有要事。
“皇阿玛刚下了旨意。” 胤禵拿起桌上的热茶一饮而尽,喉结滚动的弧度格外清晰,“沙俄的使臣半月后就到京城,皇阿玛要在太和殿办接风宴,让咱们都带着福晋出席。”
“沙俄?可是那彼得大帝?说那位君主在欧洲打了不少胜仗。”
胤禵捏了捏她的脸颊,指腹的薄茧蹭得她皮肤发痒,“皇阿玛说了,要大办这场宴席,让那些洋人瞧瞧咱们大清的风采。”
“皇阿玛还特意吩咐,让阿哥们都带着福晋去。说是要让洋鬼子看看,我大清的皇子福晋是什么模样,让他们知道咱们不仅江山壮丽,连后宅的女子都气度不凡。”
若曦被他温热的气息拂得耳尖发烫,伸手推了他一把:“别闹,说正经的。” 她想起什么,又问道,“那其他阿哥的福晋侧福晋都去吗?”
“那是自然。” 胤禵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指节,“听说那些洋人都是一夫一妻?好像皇室只有皇后?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女子不叫妃子叫什么。。。情人?”
若曦微微一笑,嘴角却忍不住上扬:“不叫皇后,叫王后。” 眼珠一转,忽然笑道,“欧洲的女子都穿束腰的裙子,那种很大的裙摆,咱们穿旗装,定能让他们开眼界,这叫东方美。”
胤禵低笑出声,将她揽入怀中:“还是你机灵。” 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声音带着几分期待,“说起来,那些洋人,都是高鼻深目,头发是金色的,像庙里的罗汉像。”
若曦靠在他怀里,想起历史书上见过的彼得大帝画像,忍不住笑道:“说不定还带着卷胡子,说话叽里呱啦的,得靠通事官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