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得到消息的御史们把萎掉的严郎中喷的更萎了。`7*k′a¢n-s¨h!u*w,u+.!c¢o.m¨
自打田税案之后,夏元帝又颁布百官行止准则,文武大臣们都老实的跟鹌鹑一样。
不管背地里如何,至少表面上都老老实实的。
你身为五品郎中,养外室、还被一群街头混混抓到,朝廷的脸面都被你丢尽了!
严郎中被贬到外地做个六品通判。
大家并未当回事。
然而过了几天,又有人被爆出家族子弟科举中参加府试时请人代考。
哦豁,这下子触碰到了夏元帝的逆鳞,官帽子首接没了。
然后有人被揭发,工部的工程中,有人中饱私囊。
反正每天都有新闻。
御史台的人非常奇怪,这一阵子总是有人给他们送消息,甚至把现成的证据送给他们。
为了业绩,御史们都拼了!
被拉下马的大多都是些五品六品,在京城并不起眼,但汇聚起来就发现,这些人好像就是吵架吵得最凶的那些……
约莫弄了七八个人之后,御史台收不到消息了。
但是京城街头巷尾开始流传一个小道消息,有个绝美的少年经常在街上瞎逛,问东问西的。?j_w¢x*s?.^o¢r*g^
少年不仅长得绝美,更是口吐锦绣,免费给人家写家书、对联,嘴甜会说,讲的故事非常有趣。
少年很讨人喜欢,大伙儿知道什么都喜欢告诉他。
听说这少年在太学读书,经常有姑娘在他下学的路上堵他,塞给他香囊手帕。
少年每次都开心地接着,然后,嗯,背地里分给兄弟们……
谢成君现在每天的快乐就是等弟弟们晚上回来给她讲故事听。
日子很快,东阳郡主的梅花宴到了。
腊月二十一,天晴了,谢成君今日要带着二房两个妹妹去参加梅花宴,三房在守孝,谢成淑没法出门。
且她是愉郡王的侧妃,谢成君打听过了,今日东阳郡主还请了郑青瑶。就算谢成淑不守孝,带她去也不合适。
姐妹三个坐一辆车去恭亲王府。
到恭亲王府时,谢成君的马车一路畅通无阻,一首到了恭亲王后宅门口。
恭亲王世子妃和东阳郡主一起迎接客人。
谢成君一下车,姑嫂两个笑着过来拉她的手:“君妹妹来了。”
世子妃本来和谢谦是一辈人,现在生生被降了辈分。
谢成君听出了恭亲王世子妃的声音,猜测旁边就是东阳郡主,笑着行礼:“见过世子妃,见过东阳郡主。_l!o*v!e*y!u?e¨d?u.._n!e.t¨”
恭亲王世子妃忙拉着她起身:“君妹妹不用多礼,东阳你看,君妹妹和谢世子夫人长得真像。”
东阳郡主看着谢成君的笑颜,心里有点复杂,她回京这么久,唯一相中的人就是谢谦,偏偏谢家很果断地拒绝,现在他女儿还做了瑞王妃。
东阳郡主笑道:“嫂子,听说当年谢侯家的董氏夫人相貌也很出众,君妹妹的模样,约莫是董氏夫人和谢世子夫人的长处都堆在她身上了。”
谢成君笑着回赞:“郡主一手画画的非常好,郡主离京前我曾看到过,回去后跟爹娘说,我爹说这世间奇人何其多,还说让我跟郡主好好学。”
她并不知东阳郡主看上了她爹,更不知六皇子背地里拒绝了,故而并不设防地说出了谢谦。
这下子东阳郡主心里更复杂了,原来他心里是这样看我的吗?
恭亲王世子妃赶紧打岔:“君妹妹快请进,郑家大姑娘和白大姑娘己经在园子里呢。”
谢成君笑着扶着如月的手进院子:“我还从来没见过白大姑娘,听说她是陛下夸赞的极孝顺之人。”
等到园子里,众人一起聚在一处非常大的亭子里,亭子周围全部用玻璃围了起来。
这玻璃是工部这两年研制出来的,还没大批量制造,只有一些权贵人家家里有。
谢成君一进亭子,白大姑娘和郑青瑶一起看向她。
郑青瑶笑着起身:“谢大姑娘来了。”
以前叫君姐姐,现在改成谢大姑娘。
白大姑娘没有摆架子,也跟着起身:“谢大姑娘。”
郑青瑶帮着介绍:“谢大姑娘,这是白大姑娘。”
谢成君赶紧还礼:“白大姑娘。”
白氏以后是太孙妃,她就算是长辈,也不能托大。
白氏微笑着打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