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已经模糊不清。
但上面的男人,他觉得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他拿着资料思索起来。
黄鑫靠了过来,看了一眼。
“哦?他还活着?”
“你认识他?”
“算是吧,闫星可是大作家呢。但几年前就封笔了,我还以为已经不在人世了。”
张宝山心里一个机灵。
作家?
他好像确实记得闫星写的文章,只不过相较于同时期的几个大作家,显得不是那么出名。
而且正如黄鑫所言,历史书上关于他的记录,也就到58年底。
竟然一直在北大荒?
“查出是谁了吗?”黄鑫冷不丁问道。
“没有,基本上都死了。”张宝山摇头道,“不过,黄组长能帮我个忙吗?”
张宝山想让黄鑫将闫星近几年的档案全部调出来。
作为资深警员,黄鑫一下子就明白了张宝山的用意。
不多时,老头便拿着一份档案过来了。
作为社会上小有名气的作家,闫星的档案并不算什么机密。
“闫星,在鬼子入侵的那段时间,逃往了阿美莉卡,后来内战结束之后才回来,回来后就写了很多赞歌,得到了官媒的赞赏。”
张宝山仔细翻看着他的资料。
心里涌起一阵疑惑。
远山镇有自己的学校,可闫星并不在教师队伍当中。
之所以清楚这些,就是先前周北也提到过荒村的教育问题,张宝山曾经想去远山镇挖一些教师过来。
话说回来。
身为一名作家,这年头作品是不值钱的。
如果不写作,又不教书,恐怕很难生存下去。
“怎么?你们村想拉拢他?”黄鑫问道。
张宝山摇了摇头。
“不,我觉得他很奇怪。”
就在这时,看门老头过来了。
他对两人喊道:“时间到了,快走吧。”
每个人在档案馆能停留的时间有限。
两人离开档案馆,来到了黄鑫的办公室。
“资料已经查过了,你有头绪吗?”黄鑫点着了香烟。
虽身处松林市,但对北大荒农场发生的事,黄鑫一直担心着。
组织上很看重北大荒的建设,大大小小农场建立了一百多座。
但是名字冠以北大荒的,只有一家。
可见其战略地位之高。
“说实话,我没记下什么。”张宝山摇头道。
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来看档案,根本不够分析。
“行吧,反正忙我只能帮到这了。”黄鑫说道,“以后你们要是遇到什么事,可以给我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