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示好处处碰壁,于是把目光放在了他儿子身上。
原本无人能撼动的御史公子,那些苦主、被害女子的家人告官无门,只能咽下欺压,不听话的甚至还被他派人打断了腿,下场凄惨。
在司琅介入后,告官突然就变得畅通无阻,审案过程非常迅速,证据齐全,恶行昭示,首接判了斩立决。
这令人叫好称快的“善事”,却无人知晓其实只是司琅拿捏御史的手段。
司琅不在乎百姓,不在乎那些蝼蚁的死活,他只想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用什么法子都不在乎。
所以,在御史公子定罪后,司琅以此威胁,逼迫爱子如命的御史投诚,作为救人的条件。
案子己定不能首接赦免,那也好办,换囚就够了。
借着身份便利,轻而易举把御史公子换出大牢,找了个死囚顶替他被处斩,从此,他就成了司琅握在手里的“人质”,用以要挟御史誓死效忠。
诸如此类的事情,司琅干的很熟练。
这次沈凌的案子,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套路?区别只在于,沈凌不是纨绔,不做违背律法之事,而沈轩份量不够,所以司琅才自导自演弄了一出科举舞弊的案子,硬生生安在了沈凌头上。
等沈凌下了大狱,剩下的流程就是一样了。
司琅的目的在于沈冕,从求娶沈妍时就能看出端倪,只是没想到沈冕油盐不进,这才冒险又从沈凌身上下手。
科举舞弊案刚被捅出来时,司璟就隐约觉得熟悉,只是因为沈家和司琅有姻亲相连,他一时无法确定。
后来认识沈妍,知道了许多内幕,便更加确定了此案另有隐情。
根据明暗线索一推,沈冕秘密押送人回京的举措又引起了司琅的巨大反应,结合司琅曾经做过的事,不难推断出被押送之人的身份。
案情到此,自然也就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