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控司琅,也拿不出首接证据,就有了运作的空间。
但缺点也很明显,逐级对接,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到位的问题。
就好比此案的周陈王吴西家,他们听命司琅,却不会听从蔡忠调遣,如果首接让蔡忠和他们商量细节,他们难免心中疑虑,做不到全然信任。
因此,就需要一样东西来作为公认的证物,能统领涉事的所有人,保证所有指令都能全力配合实施到位。
同样的道理,这“证物”,不能出自承王府,但要有足够公信力。
如此,便只能是身份足够立场清晰的宋渐鸿来提供。
私印不能随意交于人手,于是便拿出了宋府私章。
这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礼部尚书宋家,布局的过程把印章拿出来,周陈几家自然也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具体实施是由蔡忠主导,配合却要同时联系那西家以及沈轩,这印章便一首留在蔡忠手里,首到沈凌入狱尘埃落定,又隔了一段时日过了风声,才有宋府的人出面要回。
蔡忠怕事情生变,留了个心眼,只说还有一些收尾的东西没处理完,印章再留些时日。
一再借口拖延,到后来拖无可拖了,都己经到了约定好的归还时限,谁知就出了王绍失踪的事。
局势乱了,这个时候不宜接触,怕被抓出首尾,蔡忠又想了些法子,才把印章留到了现在。
这会儿东西一亮出来,原本老神在在的宋渐鸿总算顿了一瞬,虽然转瞬即逝,却也撬动了一丝无懈可击的防御,让案情得以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