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追查其“解剖”经历,锁定责任方(无论是否存续)。此信息对理解其心理、评估潜在威胁来源至关重要。
“方舟”预案调整:重点推演其“有限生命”含义、心理创伤在压力下爆发可能性、及在“感受善意”过程中遭遇恶意反弹的极端情景应对方案(尤其关注“十六岁法则”被动触发条件)。
五、结论:
目标“路岑”己主动打破静默状态,其存在正式进入动态活跃期。其行为动机呈现矛盾性与人性化特征(美食、善意),但深藏的心理创伤与力量本质构成巨大不确定性。守夜人应秉持“守护誓言、谨慎引导、严密监控、溯源根因”十六字方针。将其视为“亟需引导与保护的、行走的文明级变量”,而非单纯威胁。接触与应对需如履薄冰,步步为营。
报告人:左青(签章)
最后一个字符落下,左青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沉重地吐出一口气。光幕上的报告散发着幽蓝的光芒,每一个字都浸透着山崖上的对话、路岑的眼泪、老虎的低吼,以及那份沉甸甸的承诺。他将报告加密,设定为最高权限发送。
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青石镇的灯火亮起,勾勒出人间烟火的轮廓。
而那座隐匿的山坡,依旧空寂。他知道,封印虽解,但一个更复杂、更艰难的篇章,才刚刚拉开序幕。
路岑这只渴望飞向美食与阳光的囚鸟,翅膀下却带着足以撕裂天空的风暴。
守夜人的职责,从未如此沉重与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