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应激源触发PTSD急性发作,或遭遇强烈挑衅时诱发攻击性防御反应(对象或环境)。
长期风险(极高):深层心理创伤具有高度复杂性及顽固性,存在反复、慢性化风险。记忆篡改问题可能成为未来心理稳定的“不定时炸弹”。社交功能重建困难重重。
预后:谨慎乐观(基于其自我觉察与求助意愿)。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繁复且需要强大外部支持的过程。外力介入(如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核心在于提供长期、稳定、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及引导式陪伴。
建议:
1. 建立长期支持机制:由本人(李阳光)定期(建议初始频率:每周一次,视情况调整)进行远程或实地心理支持性访谈,重点在于情绪疏导、安全社交建模及创伤记忆的渐进式整合(非强迫回忆)。
2. 环境管控:最大限度避免高强度刺激源(如总部高压环境、不必要的权威审视)。其当前居所(山中院落)环境评估为高度适宜。
3. 信任联结维护:保持并强化与左青等己建立信任关系人员的稳定联结。
4. 记忆问题监测:密切关注其记忆叙述的连贯性与情感一致性,暂不进行主动深度挖掘。
5. 力量认知引导:协助其建立对自身“禁墟”力量更健康、更具掌控感的认知框架,减少力量与创伤阴影的深度绑定。
——
敲下最后一个句号,李阳光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他抬起头,发现叶梵不知何时己经转过身,正站在办公桌几步之外,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睛正落在他身上,也落在他面前数据板屏幕的微光上,仿佛能穿透屏幕,看到那份刚刚完成的、字字千钧的报告。
“写完了?”叶梵的声音依旧低沉平稳,听不出情绪。
“是的,司令。初稿己完成,己同步加密上传至您的终端及核心数据库。”李阳光将数据板轻轻推向桌沿,示意叶梵可以随时查阅。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报告撰写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凝重。
叶梵没有立刻去看数据板,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李阳光脸上,仿佛在审视这份报告背后撰写者的真实态度。
“她的情况,”叶梵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带着分量,“你怎么看?不是报告,是你个人的看法。”
李阳光迎上叶梵的目光,没有退缩。他靠在椅背上,脸上那份专业的沉静被一种更深沉的情绪取代——是震撼,是痛惜,更是浓浓的敬意和一种近乎悲悯的坚定。
“叶司令,”李阳光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抛开所有专业术语和数据……路岑她,是在地狱最深处的熔炉里,被反复煅烧后,依旧没有放弃‘活着’这个念头的奇迹。
她的‘禁墟’是毁灭性的,但她的意志力,是她身上比那湮灭一切的力量更耀眼、也更珍贵的东西。”
他顿了顿,眼神无比认真:“她不是一件武器,叶司令。她是一个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被小心呵护才能重新拼凑起来的……‘人’。那份报告里的建议,尤其是关于环境和陪伴的,请您务必慎重考虑。
她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监管,而是一个能让她感到安全、允许她慢慢‘生长’的土壤。给她这个土壤,她或许能给我们带来远超想象的回报——不是作为毁灭者,而是作为……一个真正能守护些什么的人。”
叶梵静静地听着,冷硬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有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似乎有极其复杂的情绪翻涌了一瞬,随即又归于深潭般的平静。
他没有对李阳光这番近乎恳求的话做出首接回应,只是微微颔首,目光终于落在了那份闪烁着微光的数据板上。
李阳光知道,该说的己经说了。他站起身,将椅子轻轻推回原位。
办公室再次陷入沉默,只剩下数据板运行的低鸣,以及两个男人之间无声流淌的、关于一个从地狱归来的女孩未来命运的沉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