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山本一木接到报告后亲自用望远镜观察,认出那是自己派出的特工队,顿时大喜:"跟踪他们!找到李云龙指挥部!"
日军一个中队悄悄跟上,远远看着"自己人"进入一处山谷。等他们冲进去时,却只找到几具被扒光衣服的尸体和一张用日文写的纸条:"山本阁下:你的人头,我预定了!——李云龙"
山本气得脸色铁青,立即调集部队包围山谷,却连个八路影子都没找到。而此时,李云龙早己带着指挥部转移到二十里外的备用地点。
这场猫鼠游戏持续了半个月。日军虽然占领了根据地大部分地区,却始终抓不住八路军主力,反而不断遭到小股部队袭扰,伤亡与日俱增。最让山本头疼的是那些神出鬼没的地雷——有踩响的,有绊发的,还有能从地下跳起来爆炸的,防不胜防。
十月初的一天,李云龙接到地下党送来的重要情报:日军驻山西最高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将来前线视察,第一站就是离根据地不远的马庄据点。
"大鱼啊!"李云龙眼睛一亮,"要是能干掉这老鬼子,可比消灭一个联队还解气!"
赵刚却顾虑重重:"马庄据点戒备森严,强攻等于送死..."
"谁说强攻了?"李云龙咧嘴一笑,"老子请他来山里做客!"
经过周密策划,一个大胆的行动方案出炉了:首先由内线在马庄日军饭菜里下泻药;同时派魏大勇带人化装成伪军混入据点;等岩松到来时制造混乱,逼他改走备用路线;李云龙则率主力在半路设伏。
行动当天,马庄据点果然乱成一团——大半日军吃了被下药的早饭,上吐下泻,连站岗的力气都没有。岩松的视察车队刚到就遇上这尴尬局面,不得不改走备用路线。
这条"备用路线"其实是李云龙精心设计的陷阱。当岩松的车队行驶到一处狭窄山路时,前方突然"塌方"堵住了去路。车队刚停下,两侧山坡就响起密集的枪声,第一轮射击就干掉了开道的摩托车和尾部的装甲车。
"保护司令官!"卫队拼死抵抗,将岩松护在中间。这些精锐日军确实训练有素,很快依托车辆构筑环形防线,用精准的火力压制八路军进攻。
眼看战斗陷入僵局,李云龙亲自扛起一门迫击炮:"让开!老子给他来个中心开花!"
"轰!"第一发炮弹落在车队中间,炸翻几个卫兵;第二发首接命中岩松的座车,将车门炸飞;第三发...没等第三发射出,日军己经用身体组成人墙,硬是把岩松拖到了路边的排水沟里。
"冲锋!"李云龙拔出大刀,率先冲下山坡。战士们如猛虎下山,与日军展开白刃战。魏大勇更是勇猛,一把大刀左劈右砍,连毙三名日军军官。
眼看就要生擒岩松,远处突然传来装甲车的轰鸣——日军援军到了!李云龙当机立断:"撤!"临走前不忘朝岩松藏身的方向扔了两颗手榴弹。
这次伏击虽未击毙岩松,但将其重伤(后来得知左腿截肢),击毙包括一名大佐在内的三十多名军官,震动华北日军。山本一木因此被严厉训斥,限期一个月内剿灭李云龙部。
恼羞成怒的山本使出了最毒辣的一招:火烧太行山!时值深秋,天干物燥,日军沿着山脚放火,企图将八路军逼出山林。
熊熊烈火连烧三天,浓烟遮天蔽日。李云龙指挥部多次转移,仍被浓烟呛得睁不开眼。更严重的是,大火烧毁了大量预先埋藏的粮食,部队面临断粮危机。
"司令,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张大彪被烟熏得满脸漆黑,"跟鬼子拼了吧!"
李云龙却盯着地图上的一块空白区域:"拼?拿什么拼?现在出去正中鬼子下怀。"他突然指向地图,"我们去这里!"
"黑龙谷?"赵刚皱眉,"那可是绝地啊!三面悬崖,只有一条路进出..."
"正因为是绝地,鬼子才想不到!"李云龙眼中闪着狡黠的光,"传令下去,全团向黑龙谷转移,注意消除痕迹,造成向东南突围的假象!"
部队连夜转移。为迷惑日军,李云龙派小股部队故意暴露行踪,引着追兵往相反方向跑。等山本发觉上当,八路军主力己经在黑龙谷构筑了坚固工事。
黑龙谷地形特殊,像个倒扣的漏斗,谷底有溪流和洞穴,易守难攻。日军想要进攻,只能从唯一的入口——一条狭窄的山路进来,两侧都是峭壁。
"老子请君入瓮!"李云龙在入口处埋设了大量地雷和炸药,两侧崖顶埋伏了神枪手和投弹组。只要日军敢进来,保准有来无回!
山本果然上钩。在他看来,八路军自陷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