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铁血战魂:李云龙纵横三战 > 第72章 利剑寒冬

第72章 利剑寒冬

第一场雪过后,太行山披上了银装。!比/奇-中¢文¨王· ?最-鑫¢章/结?更~新~筷_李云龙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走进新开辟的岩洞兵工厂。洞内热气扑面,十几盏油灯将偌大的空间照得通明。三十多名工人正忙碌着,有的在浇铸手榴弹壳体,有的在填装火药,还有的在组装步枪零件。

"司令员来了!"兵工厂负责人老周放下手中的锉刀,抹了把脸上的汗渍迎上来。他原是太原兵工厂的老师傅,去年被八路军营救出来,从此死心塌地跟着干。

李云龙拿起一个刚组装好的手榴弹掂了掂:"产量怎么样?"

"每天能造八十颗手榴弹,二十发迫击炮弹。"老周指着角落里的几个大木箱,"入冬以来己经攒了三千多棵,够打一场硬仗了!"

"还不够。"李云龙摇摇头,"开春后至少要打三场硬仗。能不能再提高产量?"

老周面露难色:"原料跟不上啊...特别是火药,硫磺和硝石都缺..."

正说着,洞外传来一阵喧哗。魏大勇带着几个战士押进来个穿长衫的中年人,那人冻得脸色发青,怀里却紧紧抱着个包袱。

"司令!"魏大勇兴奋地报告,"这位是清源县的王掌柜,冒着大雪给咱送宝贝来了!"

王掌柜哆哆嗦嗦地解开包袱,露出十几个油纸包:"李...李司令...这是小的从太原偷偷弄出来的...上等发射药..."

李云龙眼睛一亮,拿起一包闻了闻,确实是好火药!"老王啊,这可是雪中送炭!怎么谢你才好?"

王掌柜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我弟弟在咱们部队当兵,家里老母全靠乡亲们接济...这点东西算什么..."

"好!有情有义!"李云龙拍拍王掌柜肩膀,转头对老周说,"把这些火药用在刀刃上,造些特制地雷。另外..."他压低声音,"那件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老周会意,带李云龙来到洞内一个小隔间。桌上摆着个奇怪的铁管,长约一米,口径约60毫米,尾部有简单的击发装置。

"按您说的,用报废的炮管改的。"老周爱惜地抚摸着粗糙的焊接处,"一次性的,打完就扔。就是准头差,五十米外能打中房子就不错了。"

李云龙却咧嘴笑了:"要什么准头?往鬼子堆里轰就是了!"他转向魏大勇,"和尚,去把张大彪叫来,咱们试试新家伙!"

洞外靶场,积雪被清出一块空地。老周小心翼翼地将这个被李云龙称为"土火箭筒"的家伙架在肩上,另一名工人从尾部装入特制的火箭弹。

"都躲远点!"李云龙拉着众人退到二十米外的掩体后,"点火!"

老周拉动绳索,"轰"的一声闷响,火箭弹拖着尾焰飞了出去,在五十米外的山壁上炸出个脸盆大的坑,碎石飞溅。

"好家伙!"张大彪拍着大腿,"这玩意比手榴弹带劲多了!"

"就是后坐力太大。"老周揉着肩膀,"得想个办法固定..."

李云龙却己经琢磨开了:"要是能造大点的,装上炸药包,打鬼子的炮楼..."

正说着,赵刚急匆匆赶来:"老李!总部来人了,带着重要指示!"

回到指挥部,李云龙见到了总部派来的联络参谋——竟是在潞城并肩作战过的老熟人林枫。半年不见,这位战地记者更黑更瘦了,但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李司令!"林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从贴身的油布包里取出文件,"总部命令:要求各部利用冬季整训,重点培养干部,准备来年春季攻势!"

李云龙接过文件细看,眉头渐渐舒展。总部判断日军经秋季扫荡失败后,短期内无力再组织大规模行动,正是八路军积蓄力量的好时机。

"林记者,你来得正好。"李云龙拉着林枫坐下,"给咱们讲讲其他根据地的情况。"

林枫掏出笔记本,如数家珍:"晋察冀聂师长部发明了'地道战',把整村地下都挖通了;冀中吕司令搞出了'飞行爆破组',专炸鬼子火车;咱们太岳军区韩司令最近..."

听着各兄弟部队的发明创造,李云龙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最后拍案而起:"他娘的,都比老子花样多!老赵,咱们得加把劲了!"

整训计划很快出炉:上午文化课,由赵刚和林枫教战士们识字算数;下午军事训练,重点是爆破和夜战;晚上则轮流到兵工厂帮忙,边劳动边学习简单军工技术。~齐.盛_晓,说*徃! .埂^新,罪+快,

最受欢迎的是魏大勇主持的"特战课"。这个憨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