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思不宁的随意应付两句,转身就走。
几个大娘瞧她这样,心里顿时有了想法。
但凡和大队社员结过亲的知青现下都后悔了。
她们刚才没想到,如今见了武大娘才想到这茬。
武大娘的三儿媳妇儿也是城里的知青下来的。
听说是京市过来的,父母都是文化人,书香门第,人又长得那么漂亮。
跟个天仙似的,亭亭玉立,皎洁如天上明月。
要不是以前时局不对,沈同志能看上武家老三,估计看不上的面居多。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以前能委屈自己,现在还能委屈自己不成。
几个人意味深长地对视,眼中全是知悉的明了。
武家估计有的愁了。
武大娘愁得很,一路脸上的愁意就没退下去过。
她怎么不明白自己儿子配不上儿媳妇。
儿媳妇犹如天上人,云中月,画中仙。
自己儿子是啥,粗壮莽汉,普通工人。
和书香门第,文学素养极高的儿媳妇站在一起,可不就像古时大宅门里的大小姐和那下地干活的佃户一般格格不入,十分的不相配。
她明知自家得了便宜,她美了能有两年,现今即将被打回原形不成。
武大娘满怀愁绪进了家门,大儿媳妇听见响动迎出来。
见婆婆放在院中的盆里衣服洗了一半,张嘴欲问。
谁知婆婆一脸的苦大仇深,她将要说话,武大娘己经闷不吭声进了屋。
大儿媳妇不说话了,回想着婆婆愁苦的脸色,心里嘀咕不妨碍她又端着盆出门。
没一会儿,大概一刻钟左右,去时脚步轻盈,回来脚步急促的沈莲花。
得,盆里的衣服和她拿过去时一般无二。
大儿媳妇焦急的神色比婆婆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进了小院赶紧放下手中的大盆,转头进了二儿媳妇苗翠翠的屋。
武家三个兄弟娶的媳妇儿关系维持的很好,不像别人家磕磕绊绊的。
主要是丈夫没得说,婆婆公公又不给气受,还时常贴心帮衬,一碗水端平。
老三媳妇住在县城,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住一个院里,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但凡有拿不定主意的事,妯娌两个就习惯相互讨论讨论。
这不村头小河边的大树下听见些消息的沈莲花第一时间跑来找弟媳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