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华娱的盛宴 > 第三十七章 屁股

第三十七章 屁股

楼。

一时半刻,显然是走不掉了。

就算她要走,林见鹿都一定要拦着——风雨是真大。林见鹿上辈子一直在北方住,这还是第一次亲身见识到台风的厉害。

但陈舒华说这还只是台风的外围、边缘,距离台风正式登陆还早。

烧些水,冲两杯速溶咖啡,端着咖啡杯看着窗外的风雨呼啸,直如世界末日一般,林见鹿久久不说话——他看着窗外,陈舒华就看着他。

风雨如晦。

一直到不知道多久之后,看腻了,林见鹿才回身,放下咖啡杯,“真特么猛!”

然后他忽然走过去,打开行李箱,拿了十几张五线谱稿出来,递给她。

给她预备的歌——开玩笑的,牛仔裤什么的,有得看当然好,没得看也没办法,该搞的合作还是要搞的,答应过的。早在首都的时候,就已经都预备好了。

只不过她屁股确实很好看。

上次就觉得好看,这次觉得还更好看了些。

看见递过来的稿子,她恍然回神,然后一脸惊喜。

预备了三首歌,《闹哄哄》,《这世界那么多人》,《夏天的风》。

只有一首《夏天的风》属于她最想要的r&b,但《闹哄哄》和《这世界那么多人》反倒是她肯定一唱就会马上有感觉的慢调歌。

仔细思考过她的问题的。

或者说,其实是仔细思考、推导了接下来几年华语歌坛的大概路途。

很显然,无论罗大又、李宗胜在其巅峰期,到底是如何的天资纵横,又是如何的经典迭出、大杀四方,他们,和他们擅长的民谣、慢歌都要逐渐过去了。

类似《光阴的故事》、《滚滚红尘》这样的作品,在整整影响了一代人之后,开始要渐渐被呼唤新潮流的挑剔且喜新的歌迷抛弃了。

事实上,未来的时代,是一个大乱杀的时代。

所以,自己是怎么走红的呢?

好的作品,好的演唱,外加一张好脸,显然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但与此同时,其实不可忽视的是,全新的节拍和节奏感、全新的编曲方式,带来了与罗大又、李宗胜他们几乎截然不同的时尚感、新潮感。

所以,它们给当下的歌迷带来的,是那样子的新鲜与兴奋。

已经全然不同于上个世代。

耳目一新,当然就会被喜爱。

而即便世上没有自己,这也会是在几年后就逐渐发生的现实。

罗大又似乎已经意识到了他的行将落幕,近来意志颓靡,李宗胜还没有感觉,依然有壮志在胸,他的讴歌要比罗大又更“小”了一点,没有那么强的民族感、时代感和社会感,风格也更情歌了一点,制作也更时尚了一点,所以他依然还处在巅峰之中——他们的感觉都是对的。

这本来就不会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是一场慢慢的更新——大约一直到那个男人的出道,以及忽然到来的网络时代,大量粗制滥造但是却绝对是发自年轻人、也愉悦年轻人的网络歌曲出现,直接加速地推进了这场盛大的更新。

全新的时代忽然就来了。

陈舒华想要转型,当然也没错,但她上张专辑扑了,精心制作,却扑的很难看——她的r&b并不成熟,市场也还没有到那一步,她太急促,走得太快了。

要不然,你看嘛,就连《花田错》和《潇湘雨》,待在《冷酷到底》这张钻石级的天碟里,也就只是普通红而已。

所以喽,那就帮她做一张ep试试水吧!

脚步放慢一点,给她点新节奏,但调子还是她过去最熟悉、最适合的老调子,先把这张迷你专辑的销量保住再说,然后,用《夏天的风》让歌迷们先适应下。

吃着香了,下张专辑就再多给点。

窗外黑云压城。

狂风如摧、暴雨如注。

风雨拍打在酒店的玻璃窗上,发出极大的声响。

然而偏偏如此,窗帘一拉,竟又觉得这一刻房间内异常的安静而又舒适。

等到陈舒华看完了稿子,林见鹿就很耐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