缜,毕竟司马光是两晋后裔的事,所有人都知道。
得到肯定的答复,韩缜笑了起来,对着赵煦和高太后躬身行礼,朗声道,“官家,太皇太后,魏书中提及过,晋宣帝司马懿,在建安年间以文人入魏辅佐,历经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以及幼帝曹芳。”
“最终在幼帝曹芳是,奠定了两晋开国的基础。”
“难道太皇太后和官家不觉得,现在的情况,与司马懿何其相似?”
“我去——”
闻言,赵煦惊了,他想过韩缜会从政治上,甚至是人品去构陷司马光。
但他没想到韩缜居然会搞出血统论。
从司马光祖上搞事。
而且,韩缜说的是事实。
可这一番事实,足以让高太后以及所有向往赵宋皇室的所有人忌惮。
因为司马懿以及司马家在历史上干的事,实在是让人恶心,让皇族忌惮。
“……”
司马光无力反驳,他即使再不甘心,也不得不承认韩缜实在是太狠,这一番血统论,直接将他的前路斩断,甚至于将司马这个姓氏的前路斩断。
因为旧事不提及,没人会刻意去想。
可是一旦被人提及,那所有人都会去追溯。
他祖上干的事,一旦被翻出来,司马这个姓氏,就会成为民族罪人,百姓唾弃的存在。
毕竟,司马氏不仅背信弃义,篡权夺位。
甚至于,汉人最大的灾难,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也是由司马氏引发。
这些被掀开,他司马氏在汉人之中,根本无任何立锥之地。
他仅有的一丝希望,就是看皇家会不会抛弃他。
有皇家支持,这番话即使传出去,也会很快被控制。
于是,司马光目光全部聚焦在高太后身上,将高太后视为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是,高太后显然也意识到了韩缜这话的杀伤力,她几乎没有犹豫,在心里果断放弃了司马光。
因为,她垂帘听政,本就被人诟病。这要是再保司马光,以司马家的名声,她绝对会被有心人传成与司马家同流合污。
这么大的锅,她可不想背负。
她立刻给一直没说话的张璪递去一个眼色。
张璪心领神会,果断出言,“太皇太后,官家,臣也以为,司马尚书,不足以拜相。”
张璪官拜尚书左丞,虽然一直没说话,但他的话却是不容忽视。
高太后装模作样的点点头,而后向王珪问道,“那依王相看来,以为如何?”
“老臣也认为,司马光品行不足,不足以拜相。”
王珪一锤定音,将司马光的仕途全部斩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