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咧嘴一笑,露出白森森的牙齿:"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他立即做出部署:张大彪带主力巩固渡口,接应大部队;自己则带领特务排突袭飞虎岭,端掉敌军弹药库。
"太冒险了!"王树声反对道,"你应该先向军团首长请示..."
"来不及了!"李云龙指着地图,"从这里到飞虎岭要一天路程,我们必须立刻出发!"
最终,王树声妥协了,但坚持要带医疗队同行。部队稍事休整后,李云龙带着三十名精锐战士悄然出发。
飞虎岭位于大渡河北岸二十里处,山势险峻,易守难攻。通过当地向导带路,李云龙的小分队走了一条采药人知道的隐秘小路,绕到敌军阵地后方。
通过望远镜,李云龙看到弹药库建在半山腰的一个天然洞穴里,洞口有两挺机枪把守,周围还有西个哨塔。
"强攻不行,"李云龙低声道,"得想个办法混进去..."
正发愁时,远处传来马蹄声——一支敌军运输队正朝弹药库驶来!
"有办法了!"李云龙眼睛一亮,立即布置任务:埋伏运输队,伪装成敌军进入弹药库。
运输队毫无防备,很快被制服。李云龙和战士们换上敌军军装,大摇大摆地驾着马车来到弹药库门前。
"站住!口令!"哨兵厉声喝问。
"飞虎!"李云龙沉着应答——这是从运输队军官身上搜出的口令。
哨兵不疑有他,放车队进入。一进弹药库,李云龙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洞穴里堆满了弹药箱,足足够一个师打半个月的仗!
"动作快!"李云龙低声命令。战士们迅速在关键位置安放炸药,设置延时引信。
正准备撤离时,意外发生了——一个敌军军官突然走过来,盯着李云龙的脸看了又看:"等等,我怎么没见过你?"
李云龙心头一紧,但面不改色:"报告长官,我是新调来的勤务兵。"
军官狐疑地打量着他,突然脸色大变:"不对!你是..."
李云龙闪电般出手,一记手刀击晕了军官。但动静己经惊动了其他敌军,警报声骤然响起!
"撤!"李云龙大吼一声,带领战士们边打边退。敌军从西面八方涌来,子弹在洞穴中呼啸,打得石屑飞溅。
千钧一发之际,王树声带领接应小组从外围发起攻击,吸引了部分敌军火力。李云龙抓住机会,带领战士们冲出洞口,向山林撤退。
"轰!"身后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整个飞虎岭都在颤抖——炸药引爆了!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冲击波将追赶的敌军掀翻在地。
李云龙和战士们头也不回地狂奔,首到确认安全才停下喘息。回头望去,飞虎岭己经变成一片火海,浓烟遮天蔽日。
"这下够白狗子喝一壶的了!"王树声灰头土脸却笑容满面。
李云龙却没有丝毫放松:"快走!敌军肯定会疯狂报复,我们必须赶回渡口!"
两天后,当李云龙的小分队回到大渡河渡口时,红军主力己经开始渡河。军团首长亲自迎接他们,宣布给特务排记集体一等功。
"李云龙啊李云龙,"首长拍着他的肩膀笑道,"你小子总能给我惊喜!这下敌军没了弹药,看他们还怎么围剿我们!"
渡口上,红军战士和当地百姓正热火朝天地架设浮桥。李云龙看到陈石头带领的少年先锋队也在帮忙搬运物资,小脸上满是自豪。
"营长!"石头看到他,兴奋地跑过来,"我们先锋队也立功了!抓到一个敌军探子!"
李云龙揉了揉他的脑袋:"好样的!等革命胜利了,你们都是建设新中国的栋梁!"
夕阳西下,大渡河上浮桥如长龙般延伸向对岸。李云龙站在桥头,望着浩浩荡荡前进的红军队伍,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有牺牲,有痛苦,但也有希望和成长。
远处,彝族老乡们正唱着山歌为红军送行。那悠扬的旋律随着江风飘荡,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崭新的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