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翁点了点头,便不再言语,重新闭上了双眼,仿佛又变回了那个不起眼的田间老农。
但所有人都知道,从这一刻起,苏九在玄学界的地位,己经截然不同。他不仅凭借独特的见解技惊西座,更得到了坐忘翁这位泰山北斗的初步认可!
坐忘翁的认可,如同一道无形的谕令,奠定了苏九在本次玄学会上的超然地位。接下来的议程,虽然依旧精彩,但众人的焦点,或多或少都落在了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身上。
玄学会雅集,在日暮时分,终于圆满结束。
玄真子代表玄学会,对所有参与者表示感谢,并宣布了一些后续的合作与研究方向,其中便包括了对苏九提出的“古楼兰遗迹与都市气场连接”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众人陆续散去,不少玄学人士在离开前,都主动与苏九攀谈几句,或交换联系方式,或表达敬佩之情。其中不乏一些之前对他心存轻视的世家子弟,此刻也放下了身段,态度变得谦逊有礼。
苏九一一应对,不卑不亢。他知道,这些表面的客套,并不能代表什么。玄学界,终究还是一个实力为尊的地方。
陆家一行人,则是在陆万山阴沉的目光带领下,早早地离开了会场。陆明轩在临走前,深深地看了苏九一眼,那眼神中,除了怨毒,似乎还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苏九能感觉到,陆家与他的梁子,不仅没有因为这次玄学会而化解,反而可能因为他今日的出色表现,而变得更加棘手。
当苏九走出聚贤堂时,清风观主特意等在门口。
“苏先生,今日一席话,真是令贫道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啊。”清风观主稽首笑道。
苏九谦逊道:“观主过誉了,晚辈不过是拾人牙慧,班门弄斧罢了。”
清风观主摇了摇头:“苏先生不必过谦。玄学会人才济济,但能如先生这般,既有深厚传承,又有独到创见者,实属凤毛麟角。日后,玄学界若有需要先生之处,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这番话,等于是代表玄学会,向苏九伸出了橄榄枝。
苏九明白其意,点头道:“观主客气了。若有苏某能尽绵薄之力的地方,定当义不容辞。”
与清风观主道别后,苏九正准备离开问道山庄,却发现刘老也等在一旁。
“苏先生,今日真是让老朽大开眼界!”刘老一脸兴奋,“老朽就知道,苏先生绝非凡人!日后若有闲暇,还请苏先生到老朽的寒舍一叙,老朽收藏了一些古籍孤本,或许对苏先生的修行有所裨益。”
苏九对这位与自己有过善缘的老者颇有好感,便点头应下。
回到三槐巷的小院,夜色己深。
苏九独自坐在院中,回想着今日玄学会上发生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这次玄学会,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首先,他正式踏入了华夏都市玄学界的核心圈子,不再是之前那个游离于边缘的“散人”。他的名字,他的理论,他的实力,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认可。
其次,他见识到了玄学界的博大精深与藏龙卧虎。无论是玄真子的渊博,还是坐忘翁的深不可测,都让他明白,自己的修行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坐忘翁的简短交流,他对自己手中的“河图玉璧”残片,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件上古圣物,似乎隐藏着远超他想象的秘密与力量。而坐忘翁那句“应劫而生”,更是如同一个谜团,萦绕在他心头。
“劫……会是什么劫呢?”苏九仰望星空,喃喃自语。
他隐约感觉到,自己似乎被卷入了一个更加宏大、更加复杂的漩涡之中。之前的那些麻烦,无论是与陆家的恩怨,还是处理的一些灵异事件,与这个即将到来的“劫”相比,恐怕都只是小打小闹。
而他体内的那枚黑色法器,在经历了玄学会上众多强大气场的洗礼,以及坐忘翁那恐怖威压的“锤炼”之后,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它变得更加凝练,也更加……渴望某种更高层次的能量。
苏九深吸一口气,无论前路如何,他都会勇往首前。因为他知道,只有不断变强,才能揭开所有的秘密,才能应对一切未知的挑战,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