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奏章原件连同写有处理意见的票签,一起呈给皇帝审阅。
这位才是最终的决策权。
也就是所谓的“批红”。
用朱笔在票签上批示。
如拟、知道了、是等字样。
朱笔批示的奏章,才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下发执行。
但是,执行笔者往往是司礼监的太监。
也就形成了“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双轨决策机制。
宦官势力常常借此干预朝政,与内阁形成权力斗争。
这便是帝王的制衡之术。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当过皇帝的都知道。
出了事可以及时甩锅。
“不再娶妻?”
阁楼后院的凉亭之中。
宋桓听着黄承恩的话,缓缓点头。
“这倒是象是他能做出来的事。”
黄承恩不敢接话,只能配合着躬身。
他能怎么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他本人都是无稽之谈。
宋桓让他去安排一下。
正好忙了几天的政务,也该找一下这位“贤弟”。
好好的聊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