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胡雪岩卷 > 第15章

第15章

了刘不才这样一位赌友;二去苏州,又交上了俞三婆婆、俞武成、杨凤毛、跷脚长根等一批江湖豪杰;做一回生丝洋庄,便交上了湖丝一霸庞二;上一趟京城,又交上了旗人权贵宝森;跟左宗棠见一面,便由敌视成为座上客;存一次款,又交上生死不忘的绿营军官罗尚德……

胡雪岩之所以能交这么多朋友,就是因为他以仁义为本、手腕灵活的一系列圆融的处世技巧。由于胡雪岩在生意场上结交了各式各样的朋友,所以办起事来得心应手也就不足为怪了。

官场上的朋友王有龄、左宗棠、何桂清是他生意上的靠山;江湖朋友如尤五的漕帮给他的生意之路保驾护航;洋场古应春为他销洋庄不辞辛劳,巧与洋人周旋;嵇鹤龄等一些文人朋友为他出谋划策;陈世龙、周一鸣等帮他应酬跑腿;绿营军官朋友罗尚德为他引来一大批将士的存款;潘叔雅、吴季垒、陆芝香等阔少朋友为他的钱庄送来一大批资本。

不仅出门靠朋友,在家也靠朋友。胡雪岩成为一代商界巨人,跟他真诚对待朋友,从而得到众多朋友的支援帮助是分不开的。

有一首歌中唱道“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看看胡雪岩的成功商路,此言的确不虚。

“亲疏之间,自己要掌握好分寸。”这是胡雪岩劝解王有龄说的一句话。

王有龄从湖州回到省城杭州出差,不想却落下来一件苦差事:不归他管辖的新城县发生民乱,巡抚黄宗汉却派他去处理。这件事情令王有龄十分头疼:带兵去剿吧,这些清兵向来把剿匪当做发财的机会,到了地方常常大肆抢掠,实在兵不如匪。新城县本来就是官不恤民的事变,若让这些官兵前去进剿,必然激起更大的民乱。同时,这些绿营兵平时养尊处优,从没练过兵,根本打不了仗,带兵前往一旦大败,王有龄即使不命丧新城,也会被革职查问。他想来想去,决定先去安抚。但他自己却不肯亲自前往,因为这风险很大,弄不好也要丢命。物色来物色去,他看中了嵇鹤龄。

嵇鹤龄本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候补知县,因为为人耿介、恃才傲物,还一直“候补”着。他虽有勇有谋,但因一肚子怨气,不肯替王有龄效劳。胡雪岩经过一番“攻击战”,说服了嵇鹤龄。嵇鹤龄终于接手这个苦差,想好对策,出发了。

王有龄在嵇鹤龄出发后,高兴地对胡雪岩说:“待鹤龄兄回来,一定要保他当归安县令。”

归安县是王有龄兼管的肥县,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归安县却一年能给知府带来5万两银子的收入!让嵇鹤龄去当归安县令,这不就从王有龄的钱袋里每年挖走5万两银子吗!胡雪岩觉得,王有龄这一时慷慨,实际上是以损害他自己的利益为代价。

如果成了事实,过些时候,王有龄肯定会后悔,这样他与嵇鹤龄的关系就难以维系。于是,胡雪岩劝王有龄说:“我看这样不妥。亲疏之间,自己要掌握好分寸。归安县是一等大县,只怕上头不肯。如果碰个钉子,彼此不好。我倒有个想法,海运局的差使,你又兼顾不到,何不保鹤龄接替?”

“啊!”王有龄恍然大悟,“对了!这才是良策。”

就这样,胡雪岩否定王有龄的慷慨,而建议王有龄把浙江海运局的位置让给嵇鹤龄。这样一来,不仅使王有龄省了经常来回奔波湖州与省城的辛劳,而且杜绝后患。同时由嵇鹤龄管理海运局,王有龄、胡雪岩经手的几笔海运局垫款、借款,料理起来也会顺利得多,是一数得。

胡雪岩确实人情练达。他阻止王有龄的一时慷慨之举,其实涉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分寸问题。在胡雪岩看来,嵇鹤龄和王有龄的关系,无

论如何也没有达到不分你我的程度,王有龄的慷慨,也就有些失去分寸。亲疏之间,分寸把握不好,必然影响日后的交往。

在生意场上的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合作伙伴之间,老板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也要十分注意亲疏分寸。但如何才是适度,才是不失分寸,这都是一个很难一句话说清楚的问题,需要当局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不过,胡雪岩从不能过分慷慨中体味出来的,以不损害自

己和对方利益为前提来维系朋友关系的思路,对商务经营者应该是有启发的。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广结善缘,拥有许多可以生死相托的朋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为人处事总要为别人着

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王有龄捐官成功,回到浙江不久靠何桂清的关系便当上浙江海运局“总办”。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