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胡雪岩卷 > 第15章

第15章

如今,也只有与之一拼了。”

胡雪岩说:“前辈请宽心,胡某已做了手脚,半路截此密函,朝廷尚不知,如今重要的是赶紧把粮米、船只凑齐,运到天津,以免京中下旨查办。”

廖化生迷惑地说:“不知胡兄弟为什么如此相帮?”

胡雪岩说:“漕帮兄弟,自古靠水吃水,养家糊口全赖于此。如今朝廷全然不体恤,另成海运,一个人突然被夺了饭碗,岂能不气?纵有出格之处,官府也应体察下情,岂能发兵一剿了之?况漕帮多少热血男儿,较量下来,不知要死伤多少人!”

“胡兄弟,难得你一片仁厚之心,我廖某真是看走眼了,胡兄弟,请受我一拜!”廖化生说着起身欲下拜。

胡雪岩赶忙扶住廖化生说:“前辈,折煞后生了!晚辈岂敢担此大礼!”

把廖化生扶上座位,胡雪岩又说:“如今运河失修,战事频繁,漕运不畅,海道颇见成效,此也是大势所趋,所以皇上才下了圣旨。漕帮弟兄,只有想办法另谋出路,才是长久的良策,否则,一味破坏,只恐逃脱这次,难逃下次啊!”

廖化生说:“道理在下如何不知?只是帮内弟兄,只会吃水上饭,别的营生一点也不会。”

胡雪岩说:“我愿以钱庄出面,放款给前辈作购粮资本,弟兄可摇船到乡间收粮,聚拢出海,海运费用弟兄仍可享其半,如此,不知前辈意下如何?”

廖化生大喜过望说:“胡先生真是仁义四海!只是你便少赚钱了,于心实在不安!”

雪岩说:“人在江湖走,全靠互相支撑,金钱乃是小事。”

这样,胡雪岩不仅化解漕帮对海运局的仇恨,而且利用漕帮把粮食生意做到各个乡间。后来,漕帮势力成为胡雪岩海运、漕运的有力保护者,使胡雪岩的生意受益无穷。

这就是情义的力量,它无敌于天下,不仅可以抚平世间任何一条仇恨的**,而且可以成为一条条通向财富的金光大道。由此,它成了胡雪岩营造良好经商环境的法宝。

成功语录:坚守诚信坚持良道

诚信是中国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不幸现代中国社会,由于近百年来被误导、被扭曲,以致愈来愈多的人,相信巧取豪夺,讲求推诿取巧,并且时常骗来骗去。似乎不诚不信,才是时髦;诚恳信实,必然吃亏。

其实,中国人的商道是以诚信为原则,讲究童叟无欺,不使用不正当手段来赚钱。当大家都不相信此道的时代,若能坚持诚信原则,反而显得凸出,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大展鸿图,主要在于赚在明处,一本诚信,深得大家的信任。

不二价不是一种政策,不应该由政府来倡导。它是商家自己以实力创造出来的形象,必须由商家自己来塑造。能够获得大众的信任和支持,自然顺理成章,再无疑虑。

信誉能成金

古代中国的商道,主要以勤俭、诚信、不欺为基本特色。范仲淹认为“不欺”二字可以终身行之,胡雪岩则以“戒欺”二字,作为经营理念。

事实上,不欺的商人,才能够持续发展,成为大企业家。不诚实、没有信用的商人,很快就被揭穿,充其量只能骗一阵子,不可能持久。

胡雪岩认为,无论是从做人的角度看,还是从做生意的角度看,信用都非常重要。

一个生意人的信用,既要看他在某一桩具体生意运作过程中的守信程度,更要看他一贯的信誉状况。生意人的信誉形象是由他一贯守信建立起来的。而且建立信誉形象难而破坏信誉形象易,一次的信用危机,足以使用一辈子的努力建立起来的信誉形象彻底坍塌。

胡雪岩绝不愿意一生注重信用的美名最后为一件事而付之东流,因此,即使到了真正是勉力支撑,而且岌岌可危的时候,宁可支撑到最后一败涂地.也要维持信用。

在胡雪岩的商业大厦已经开始出现危机的时候,他还大包大揽,答应为左宗棠办两件事情:一件是为他筹饷,一件是为他买枪。

左宗棠回到朝廷成为军机大臣,以大学士管兵部,受醇亲王之托整顿旗营.特地保荐新疆总兵王德榜教练火器、健锐两营。此时左宗棠又受朝廷委派筹办南洋防务,为加强实力,已派王德榜出京到湖南招募兵勇。预计招募六千人马,需要有至少四千支火枪。同时,招募来的新兵粮饷虽说有户部划拨,但首先就要有的一笔开拔费,初步计算得需要二十五万两银子。

左宗棠西征时,在上海设了一个粮草转运局,由胡雪岩代领转运局的事务。这一个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