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胡雪岩卷 > 第19章

第19章

规矩办事

胡雪岩特别强调“做生意一定要照规矩来”。

比如绿营兵军官罗尚德上战场之前将自己的银子存人阜康钱庄。一方面他相信阜康的信用,另一方面他马上就要去打仗,生死未卜,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因此坚决不要存折。但胡雪岩一定要开具存折。他告诉罗尚德,因为他要去打仗,存折带在身上确实多有不

便,万一阵亡,这笔存款也就“死帐”了,所以开具的存折可以交给第三者阜康“档手”刘庆生保管,但开具存折的手续也不能省略,因为客户存入款项,钱庄必须开具存折,这是照规矩束。

再比如与古应春、尤五、郁四等人合作做蚕丝销“洋庄”,赚了十八万多银了,但这赚头只不过是帐面上的“虚好看”,生意过程中各项费用除开,加上必要的各处打点,与尤五、占应春等生意合伙人分过红利之后,这笔赚头不仅分文不剩,甚至还有一万多银子的“宕账”,也就是亏空。虽然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朋友的古应春自己主动要求不要这份红利,但胡雪岩即使自己分文不剩也仍然坚持该分的照样分,因为既足合作伙伴,红利就必须均沾,这也是照规矩米。

还有,胡雪岩的生意开始于太平天国起义由盛到衰的时期,但他决不和太平军做生意,这是他确定的一条决不逾越的大原则。他的钱庄不向太平军放款,甚至不对与太平军有联系的商人放款,他也不在太平军据守的地区做其他生意,比如粮食、军火都决不运往被太平军占领的地方。太平军攻下杭州之后,也曾邀他回杭州帮助“善后”,他的生意根基在杭州,而且当时他的老母妻女也都陷在杭州,以一般生意人的眼光,既可照顾自己的生意,又可保护老母妻女,何乐不为?商人求利,管他谁家天下。但胡雪岩仍然坚持不去。因为无论如何,当时天下仍然是大清的天下,与太平军做生意违反朝廷王法。通融方便可以,但违反法条不可以,这在他来说,更是照规矩来。

做生意确实要照规矩来。商事运作有自己的规则,参与商事活动的人也必须遵守规则。比如必要的手续,无论繁简,该办就必须去办;比如签定的合同,无论难易,当履行的一定要履行;比如生意涉及到的政府的法令法规,无论如何都要遵守。照规矩来,实际上是商业

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保证。否则就会乱套,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商事运作。

这是从大的方面说。

从生意人本身的角度说,照规矩做生意还有两个重要的作用:

第一是求得安全。比如犯法的生意不做,做了就没照规矩来,就保不齐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再比如即使关系再好的朋友或合作伙伴,生意上的合同该定该签就一定得定得签,该怎样定怎样签,就得按规矩去定去签。因为只有按规矩签定的具有法律效用的合同,才可以有效地约束合作者双方,才能有效地保护各自的利益。生意场上是不能用感情代替规矩、规则的。

第二是建立信誉。一个经营者良好信誉的建立,与经营者能够坚持按规矩办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常说,经营者的信誉是靠货真价实的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的老实诚信、实实在在的依约而行建立起来的。说到底,这些能够帮助建立信誉的举措实际就是照规矩办,只有规规矩矩按照大家都知道的,也是大家应该遵守的规矩办事,才能使人信服,也才能建立起信誉。没有人会相信做事不顾章法、不守规矩的人。

成功语录:做生意一定要按规矩来。

为人不存害人之心

商道即是人道,或者,至少是人道之一途,因而,经商也是做人,或者说首先要做人,做好人。虽说商场之上有商场之上的价值标准,但从终极意义上看,商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仅为商道而丢弃自己做人的根本。

人不能有害人之心,同时还应该注意,待人做事,都要想着留有余地,无理要让人,得理也不能不让人,这就是所谓“为人不可太绝”。

胡雪岩有一点

很难得,那就是,即使在完全有理由打击生意对手,且完全有条件将对手置于死地的时候,他也不肯存了害人之心放出“黑”手。

胡雪岩到苏州,到永兴盛钱庄兑换二十个元宝急用,这家钱庄不仅不给他及时兑换,还平白诬指阜康银票没有信用,使他很受了一点气。

这永兴盛钱庄本来就来路不正。原来的老板节俭起家,苦了半辈子才创下这份家业,但四十出头就病死了,留下一妻一女。现在钱庄的档手是实际上的老板,他在东家死后骗取那寡母孤女的信任,人财两得,实际上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