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胡雪岩卷 > 第19章

第19章

霸占了这家钱庄。永兴盛的经营也有问题,他们贪

图重利,只有十万银子的本钱,却敢放出二十几万的银票,实际上已岌岌可危了。

胡雪岩在这家钱庄无端受气,自然想狠狠整它一下。起先他想借用京中“四大恒”排挤义源票号的办法。京中票号,最大的有四家,招牌都有一个“恒”字,称为“四大恒”。行大欺客,也欺同行。义源本来后起,但由于做生意迁就随和、肯为顾客着想,加上信用又好,而且专跟市井细民打交道,名声一下子做得很盛,连官场中都知道它的信誉,因此生意蒸蒸日上。“四大恒”同行相妒,想打击义源,于是出了一手“黑”招,他们暗中收存义源开出的银票,又放出谣言说是义源面临倒闭,终于造成挤兑风潮。钱庄主要是做兑进兑出金融周转的生意,一般不会将储户存款原封不动存放在那里,大多情况下自然是一手收进存款,一手又将这存款放出去,因此无论实力多么雄厚的钱庄、票号,都害怕储户挤兑,挤兑风潮一起,直接的后果往往就是清盘查封,关门倒闭。

胡雪岩仿造“四大恒”排挤义源票号的办法,实际上可以比当年“四大恒”做起来更方便也更狠。浙江与江苏有公款往来,胡雪岩可以凭自己的影响,将海运局分摊的公款、湖州联防的军需款项、浙江解缴江苏的协饷几笔款子合起来,换成永兴盛的银票,直接交江苏藩司和粮台,由官府直接找永兴盛兑现,这样一来,永兴盛必倒无疑。而且因为要兑现的都是官款,里面还有军需款项,追究起来,还不是仅仅关门清盘的问题,很可能要让永兴盛的老板吃官司,身陷囹圄,弄不好甚至会掉脑袋。对于胡雪岩来说,这一招是借刀杀人,还可以一点痕迹都不留。

不过,胡雪岩最终还是放了永兴盛一马,没有去实施他的报复计划。他弃计划,有两个考虑,一个考虑是这一手实在太狠太辣,一招既出,永兴盛绝对没有一点生路。另一个考虑则是这样做去,只不过是徒然搞垮永兴盛,自己劳而无功,得不到半点好处。等于是损人

不利己,这样的事情,胡雪岩是决不愿意做的。还有一个考虑,则是为那些储户着想。胡雪岩知道,像永兴盛这样的小钱庄,官场大老和商场大亨,一般都不会与之有太多的往来,它的储户一般都是中小商人和稍稍殷实一点的市民。这些人都是从牙缝里挤出的一点点积蓄,如果永兴盛倒闭,他们也就跟着倒了大霉了。胡雪岩不忍因泄自己一时之忿而害了永兴盛的储户。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胡雪岩为人宽仁的一面。说起来,这永兴盛既来路不正,又经营不善,实际是一个强撑住门面唬人的乱摊子,即使将他一击倒地,大约也不会有多少人同情,可能还为钱庄同业清除了一匹害群之马。即便是这样,胡雪岩还是下不得手去,足见他所说的“为人不可太绝”,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确确实实这样去做的,这其实可以看作是胡雪岩的一条为人准则。

胡雪岩强调“为人不可太绝”,当然也有他对于自我利益的考虑在起作用。胡雪岩说“将来总有见面的日子”,所以,做事情要留有余地,就主要是从生意上考虑的。做事情留有余地,也就是为将来见面留余地,事实上,也是为可能发生的生意上的合作留有余地。对于生意人来说,这样考虑也是十分必要的。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无论竞争多么激烈,对手之间竞争过后都还会有联合的可能,因此,竞争总会存在,而“见面”的机会也总是有的。生意场上有一句话,叫做“留人一条活路,等于留给自己一条财

路”,不管从那个角度看,都是有道理的。“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这是一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俗语,是说一个人做事,不能只想到自己事功的圆满,还有能为别人考虑,要能体量别人的难处,要能为别人分忧。一句话,一个人不能不想自己,也不可能不想自己,但想自己的时候也不能不想想别人。

胡雪岩帮助王有龄解决漕米解运的难题,需要松江漕帮帮忙,因为松江漕帮在上海有一家很大的通裕米行,现存十几万担大米,胡雪岩需要说动漕帮首领将这十几万担大米借垫给浙江海运局,以完成他的就地买米之计。胡雪岩以他的见识和懂“门槛”,深得浙江漕帮行辈最高的魏老头子的赏识,尊为“门外小爷”,关于请漕帮垫大米的要求也得到满口答应。

不过,从言谈当中,胡雪岩也发现漕帮此时管理具体事务的“当家人”尤五有没有说出口的难处。漕帮的难处,根子在此时朝廷已经提出的漕米由河运改海运的动议。江南苏、松、太一带向朝廷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