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胡雪岩卷 > 第24章

第24章

估量风险,三思而行

胡雪岩要和朝廷、和洋商争气,决不肯降价出售自己囤积的生丝,也是一种铤而走险。从他内心来说,他也并非完全不知道个中利害,只是他也的确希望能以此冒险一博、死中求生。要不然,他也就不会认为自己不是在赌气而是在争气了。

这其实符合胡雪岩的性格和他对于经商之道的理解。他本来就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刀头上的血他也敢舔。

做生意自然要敢于冒险。从本质上看,无论什么生意都带有几分冒险。这是由商业经营的本质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做生意就是一种用钱去赚钱的投资行为,没有不做任何投资就能赚钱的生意。而事实上,一笔投资下去是不是真能赚到钱,要受经济形势、市场状

况乃至***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并不是预先就能看得十分清楚的,往往必须到最后才能见分晓。从这里看去,做生意真有些类似于赌博,生意场上有人把做一笔投资称为“押一宝”,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里也就确实存在一个一事当前该不该去“押一宝”的正确判断的问题。不用说,敢于承担风险决不是不计后果,也决不是明知死路仍然“一条道走到黑”的胡拼乱撞。

首先,这里有一个值不值得冒险的问题。这个好判断,用胡雪岩的说法,那就是:“人生在世,不为利,就为名。做生意也是一样,冒险值不值得,就看你两样当中能不能占一样。”也就是要么有利可图,比如胡雪岩从太平军逃亡兵将那里融资的举措;要么是有名可得。比如他在杭州城被围时冒死出城筹粮又冒死运至杭州城下。这里自然还隐含着最好一险“冒”过之后能名利双收的意思,但是,从具体行事来看,常常确实难以名利两全,所以,或名或利,也常常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起码不能做一险“冒”过,名利尽失的傻事。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商事运作中的冒险一定要有“担保”,也就是可不可以冒险的问题。不用说,冒险决不是毫无保证的铤而走险,所谓刀头上舔血,应该是最终能舔到血而保证不伤及自己的舌头,假若舔血之时割破舌头让自己也出了血,甚或割掉了舌头,这种血,无论他有多大的诱惑力,也不能舔。一个生意人,在决定承担风险之前,一定要尽可能地预先谋划好必要时也是确实有用的“担保”。准确的说,所谓风险,其实也就是指那些经过周密谋划和安排之后既可能避免也可能出现的人力无法左右,同时有可能使计划受阻乃至事功尽弃的环节。因此,谋而后动,事先做好尽可能周密的谋划,也总能找到必要的“担保”,把所要承担的风险值圈定在最低限度之内。

关于具体的风险“担保”,自然是因事、因时、因势而定,但总的说来,风险承担者在考虑寻求“担保”时,有两个原则大体是必须注意的:

其一,所担风险必须是那种即使失败也不会伤及根本如生命、信用、信誉等的风险。不伤及根本,虽败不倒,总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否则,必将一败涂地,永无再生的希望。譬如贩卖毒品,获利自然极大。但一旦事发,性命不保,而且取财之途是祸害人类,于情于

法,人所不容,此等风险,必不可担。

其二,要预先谋划好一旦事败之后的退路。凡事都要留有退路,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退路谋划好了,一是可以胆壮,不会在风险面前瞻前顾后、畏缩犹豫。二可以说胡雪岩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个年代。鸦片流人中国,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外国入侵,

使中国有国元防、有朝廷却往往不能自主。中国的老百姓外受洋人压榨,内受贪官酷吏荼毒,苦不堪言。于是洪秀全倡兴太平天国,势力遍及全国,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与清朝相抗衡十数年。太平天国失败之后,又有捻军起义、西疆之乱,同时,帮派林立,活脱脱是一个乱世景象,胡氏作为这个时代的商人,他是如何对待时势的呢?

太平天国爆发后,曾派人到上海去找胡雪岩,希望他能加入太平天国。因为此时胡雪岩在上海已同洋人打交道多年,熟悉洋务。太平军希望能透过他与洋人进行军火交易。

来人对胡雪岩道:你是个汉人,怎能不对满人统治我中华而感到愤恨?而且你是个商人,有利则为之,你代表太平军和洋人做生意,购买军火,肯定可以大获其利。

但是胡雪岩还是拒绝了这名说客。

胡雪岩自有他的见地,他想,自从清圣祖入主中原,历时已有三百余年。虽然立国之初圣祖曾大肆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