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胡雪岩卷 > 第25章

第25章

顾手中资金短缺,囤积居奇。另外,胡雪岩听古应春说,洋人手上有各式长枪短枝,军火弹药不少,又高价买军火,从中取利。

胡雪岩开阜康钱庄、办胡庆余堂、开典当、做蚕丝生意、买卖军火。这样拉拉杂杂下来,生意门路真是千头万绪,牵扯不清,到处都是机会。

若论个人才华、个人手段、个人眼光,胡雪岩毫无疑问是好样的。可是本事再大,就算神文圣武,就算三头六臂,还是拗不过外在大环境。中国人要想做点生意,要想货殖牟利,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同行是冤家,恶性竞争是常事,有秩序之良性竞争几稀!”正如一句话所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是虫”,中国人太精明,但精明是写在上脸上的,聪明是写在心里的。太精明的人自然不甘居人之下,自然想出人头地,口中还嚷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一拿破仑的名言,心里老是在算计着,不注意团结,而是内讧。所以,胡雪岩生意做到后来,心灰意冷,也不再奢谈什么“团结就是力量”,也不再多费精神,收拢同业,共同对付洋人,谋取整个产业的最大利益。

胡雪岩眼界颇高,投资多个行业,然而这些行业互不相关,多元则多元,却隔行如隔山。胡雪岩摊子是铺得够大,但却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各个行业互不相关,不能形成组合效应。一味贪多,却嚼不烂,消化不良。到了后来,因摊子铺得太大,资金短缺,阜康钱庄被挤兑,在其他行业也相继失败。

人不可无志向,不可不立志。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没有理想,就没有追求,没有追求便不有成功,但人不能沉浸于理想,如果让未来占据我们的生活,我们一生葬送在幻想上了。人要理想但不能野心太大,好高鹜远。人来到这个世界,就与烦恼结下了生死之缘,不死不休。或许,人生之所以跌荡起伏,多姿多彩,或平静如湖,或汹涌如海,正是因有了野心。有了野心就有烦恼,有紧张。

野心太大,会泯灭人善良的本性,将人推向罪恶的深渊。人生如此,官场如此,商场也如此。野心不能太大,盲目扩张,走粗放型经营的道路。应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努力把现有的事业做好,舆集约型的发展道路,避免因只注重规模不注重效益而毁于一旦的局面出现。

成功语录:

成亦官场,败亦官场

胡雪岩纵横清末商场,在政商两界结下绵密关系,开阜康钱庄,办胡庆余堂,销生丝洋庄,转倒军火,置公济典当,创空前史绩,立不世楷模。可是,从来高楼难起却易塌,也眼看着胡雪岩起高楼,眼看着风卷残云一般,像天一般高的楼宇,蓦然之间竟然塌了。

胡雪岩垮得快,不过是几天的功夫,垮台的直接导火线是资金周转不灵,钱庄遭到挤兑。此风愈演愈烈,到后来生丝生意、公济典当、胡庆余堂都受牵连,统统关门歇业了事。造成悲剧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后台消融,政治敌手摧残所致。

胡雪岩一生纵横商场,与官场人物相交甚密。通过官商后台,打下一片江山。他先以王有龄为靠山,后以左宗棠为靠山,一步步走向事业的辉煌。左宗棠平太平天国,平捻军,平树北之乱,一步步攀上巅峰。胡雪岩也跟着左宗棠一步步创造着事业的辉煌。左宗棠平定西疆之后,凯旋回朝,因其功而拜相,入主军机处,一时权倾朝野。同时,他又保举胡雪岩,朝庭亦赐与胡雪岩二品顶戴,赏黄马褂。胡雪岩名利双收。风光无限。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胡雪岩的生意之所以能够遍布大江南北,兼及海外,全赖官场势力庇护,然而其失败却也源于官场的倾轧。

自从湘军统帅曾国藩消灭太平军后,朝廷中汉人大臣地位日益显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手握重权,在朝廷中举足轻重。曾国藩明白功高忌主,解散湘军,悄然引退。而此时李鸿章的准军却羽翼渐丰,成了朝廷中新的焦点;左宗棠原为曾国藩的幕僚。后脱颖而出,曾率十万大军平定西疆之乱,为国人称道。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曾国藩在世之日,左宗棠、李鸿章还各自收敛,相安无事。曾国藩一死,李鸿章与左宗棠开始分道扬镳,互相排挤对方。

两人私情倒没有什么争执,争执的焦点在于国防政策。李鸿章认为西方各国对中国虎视眈眈,于是大力建设北洋水师,一帮大臣也附和李鸿章的主张,称中国必须要加强海军建设。

而左宗棠因有天山平乱和西北平

回的经历,因此认为中国的安危,在于稳定内陆,防备俄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