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学习通用电气的经营之道,在这里数千名通用电气管理人
员受到了培训,也正是在这里,韦尔奇花费了无数的时间给通用电
气管理人员做报告,内容涉及从60到E化举措的每一件事。
克劳顿村还是公司资深管理层与那些刚从组织中提拔上来的
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的场所。韦尔奇把克劳顿村说成是帮助他时刻
了解公司动态的场所,“那是我们把握组织脉搏的途径。”韦尔奇说
道。
正是在克劳顿村,韦尔奇讲述了最好的实践经验,并且为与通
用电气的全球视角保持一致,经验和参与人都不局限于北美地区,
通用电气通常把整套班子派往欧洲或亚洲,以便有机会更多地了
解这些地区。那些参与人带回最新的相关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推
荐给通用电气的高层官员(根据听证会的精神,这个人必须立刻做
出回答)。1995年,韦尔奇说克劳顿村“把学术界对知识的渴望与
通常只能在规模较小、境况不佳的公司中见到的行动氛围结合了
起来”。
克劳顿村的存在对于建设学习型通用电气意义巨大。来自克
劳顿村的经验很多,尤其是以下三点:
(1)使尽可能多的管理人员参与到培训和传播知识中来:克劳
顿村成了所有通用电气人的学习中心,韦尔奇确保数千名通用电
气“***”都参与进来。通过吸引大量的管理人员,韦尔奇把他
的想法注入了整个组织。如果克劳顿村仅限于高级管理人员,诸
如60这样的创举也不可能如此快地得以贯彻。
(2)使培训和学习成为最优先考虑的事,还要确保每个人都明
白这一点。韦尔奇在削减成本阶段仍大规模地投资于克劳顿村,
这就向每个通用电气人发出了这样的信息:我们的公司将更加精
干,但在公司智力投资上我们绝不会吝啬。在过去这些年中,克劳
顿村是韦尔奇许多关键创举的中心,在那里,公司推广了最好的实
践。
(3)确保培训的全球化:克劳顿村也是无界限的代表。全世界
的通用电气***都要参与培训,克劳顿村通常也是要面向国外
的。通用电气把整套人马派往全球各地,目的是把通用电气的经
验和业务推向全球。在20世纪90年代末,“智力全球化”成为韦
尔奇的一个关键规则,克劳顿村帮助通用电气实现了这个有益的
目标。
要想深入了解通用电气的学习型文化,我们有必要来了解它
不拘形式的文化特征。不拘形式在绝大多数的公司里,一般不会
作为一种特别重要的事情来强调。但在GE却是。关于这一点,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GE2000年给股东的一封信中关于“不拘形式”
的讲述:
“不拘形式不仅仅是在公司里大家相互直呼其名;也不仅仅是
工厂里没有西装革履的经理招摇地走来走去,没有什么保留车位
或其他级别地位的标志。不拘形式的含意要比这些更为深刻。在
GE,它是一种氛围,身在其中的任何人都可以对其他任何人表达
观点,提出想法,而且会得到倾听和珍视,不论其中的某一方有多
高的资历。今天的***在上门推销时和坐在董事会上都要感到
一样的自如——不拘形式不仅是一个文化特征,而且也是一种经
营哲学。
“GE有一个经久不变的经营理念,那就是我们的各个部门必
须做到或者成为各自市场上的老大或老二。多年来,我们一直按
照这个理念去经营,并且获得了推行这个理念所带来的业务上的
多年成功。但是,善于隐藏的官僚主义又一次在老大老二的定义
上发作了,它使我们各个部门的管理层将他们的市场界定得越来
越狭窄,这样他们所占的生意份额就能保证排在第一或第二的位
置上。”
“直到1995年春季公司中层管理培训班对我们汇报时,才一
针见血地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