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限于此种才能的人。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企业赢得市场的全
面型人才——这比以前的费时、无用的预算“训练”和数豆子的工
作要重要多了。
工程部的领导……
是那些能够理解“六个标准差”设计方法的人。一个工程师不
能只想着在实验室里“解决问题”,还要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
地培训自己以跟上世界领先水平。
在制造部门,一流人才是那些了解“六个标准差”技术的人
他们认为存货是令人尴尬的,特别是在目前通货紧缩的环境
中——他
们了解如何加快资产周转、减少存货同时更主动地为客
户提供服务。
最后,在销售部门,一流人才能够利用“六个标准差”质量行动
产生的大量消费者价值来使通用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发现新
的客户,并更新和拓展老客户。他们和三流员工完全不同……
他们只会整天因循守旧地访问那些老的客户“朋友”。
韦尔奇在这部分总结道,通用的企业要确保它有全球一流的
人才、提供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
韦尔奇“踢人”这一招的确够狠、够厉害,但也十分奏效,在危
机中,通用不但没有被打败,而且还大踏步地朝快速的方向前进。
韦尔奇语录
要用人才就用一流人才。不是一流人才,
非“踢”不可。
“拥抱”人的讲究
企业要勇于引进人才,虽然说“挖墙角”是不太道德的,但有些时候,还要权衡利弊,视情况而定并勇敢、坚决地做出决定。
通用电气之所以能成功地实现全球化,不仅仅是因为它进行
了更多的收购,还因为它对人力资本进行的大量投资。
在开展全球化工作的初期,韦尔奇不得不使用驻外美国人。
这些人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们对于起步时期获得成功是至关
重要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用将最优秀的人才投入到全球化工
作中,通过收购和建立联盟关系继续推动着全球化发展。
1991年年底,通用采取了两个重要步骤和决策。任命吉姆·
麦克纳尼为通用电气亚洲总裁。他去的目的不是去经营任何企
业,而是去促进亚洲的发展,向企业***们展示该地区的业务发
展潜力和商机。他的全部工作就是寻找交易机会、建立商务关系。
他是个说服力很强的人,具有不凡的影响力。韦尔奇相信,他不会
让自己失望的。
古姆在通用亚洲上任8个月之后,韦尔奇又将负责动力发电
企业销售和市场营销工作的德尔·威廉森派到香港,负责全球销售
工作。
韦尔奇将销售中心转移到中国香港是符合商机,合情合理的,
因为在美国,已经没有人再来买发电厂了,商业机会已经转移到亚
洲去了。而从心理上说,看到像德尔这样的高层管理者在他乡异
地从事高层经营管理工作,这对于员工乃至于整个公司的意义也
是巨大的。
作为通用公司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通用公司还提拔了一批
当地人才担任高级管理人员。
雇佣并提拔当地人才,这是通用电气在亚洲和其他地区加速
公司人才全球化的主要战略之一。
1997年9月,韦尔奇任命瑞典的马姆为通用亚太公司的总裁
和通用高级副总裁。他还任命生于日本的Yoshiaki山为通用亚太公
司的副总裁,接替马姆。同一周,他又任命了生于古巴的里卡多。
阿蒂加斯为通用电力系统事业部及服务公司的副总裁;任命生于
西班牙的乔套姆。埃格特为通用电力控制事业部的总裁和首席执
行官,接任阿蒂加斯。对此,韦尔奇说:
“我们不只是想把你的隔壁邻居和走下会场的人送到国外,我
们想雇佣能胜任工作的当地人。我们在那里已有多年,现在我们
已经得到了人才,让我们给他们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