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奇重拾80年代的策略,重新设计,让这个策略更适用于
今日竞争激烈的市场。杰克·韦尔奇又再次造成震撼,迫使他众多
事业的领导者以全新眼光检视他们的事业,给他们另外一个要紧
紧抓牢的挑战:在全新、竞争更激烈的情况下,维持第一或第二名
的挑战。
他喜欢把标准走得更高一点,他喜欢迫使自己的人重新审视
自己的商业环境,那是有益的、令人振奋和必然的。
韦尔奇在不断地制定计划和改进计划中,持续制造着成功,为
所有企业管理者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韦尔奇语录
我们甚至想都没想到这一点,
因为只要我们壮大自己的优点,我就看到成为
第一名的机会。
放眼寰球
在这个越来越小的世界上,胜者和败者的界线日趋分明,没有“还过得去”的企业的位置。一个企业必须经常不断地更新自己,摆脱过去,面向未来。
通用电气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韦尔奇上
任时公司所面对的形势仍然是非常严峻的。全球范围的竞争愈演
愈烈,特别是亚洲的日本,欧洲的前联邦德国等国生产的质优价廉
的家用和其他电器产品,一直构成对通用电气公司的极大威胁,且
随着美国经济的长期不景气和西欧工业复兴的完成,通用电气公
司的传统产品的市场日渐萎缩,以致于在1970~1979年间,它在
出售电气设备等方面的收入,由占总收入的80%下降到了47%。
家电用品及半导体是公认相当具有竞争力的,但电力系统衰
退得很快,主要原因是电力需求减少的缘故。通用的两个全球性
产业——塑料及电气,竞争力比日本公司要差很多。再加上当时
美国空军与通用电气公司飞机发动机事业部的一场纠葛,这就使
外国竞争对手的攻势显得更加凌厉。
20世纪70年代,通用在核能、飞机引擎及消费性产品上投资
过多,但在电脑及集成电路事业并没有充分发挥。如果通用在上
述两个事业上做更多的投资,应该可以及时发展出关键的技术。
总之。通用由传统的电子机械零件转变成现代的电机零件的步伐
太慢,对于风险的承担太过于保守。从总体看,是一家沉闷而没有
生气的公司,缺乏成长型公司应有的活力。
更严重的是,通用电气公司所经营的产品种类是多样化的,从
传统的电气产品到航天航空,包括医疗器械、工程塑料、工业自动
化、金融等十多个行业,以致于分析家们无法将它列入哪一个大行
业之中。因而,它的竞争对手也为数特别多。日本的日立、松下、
东芝,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德国的西门子、菲利浦,本土的威斯
汀豪斯电气公司等等,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公司都是其主要的竞争
对手。
因此,它的***所感受到的竞争和危机意识的压力也就比
较大。据估计,20世纪80年代初,通用电气公司75%的产品已面
临着海外的竞争——来自日本或其他美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
面对这样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杰克·韦尔奇一上任便指出:
应该把通用电气公司放在“全球性经济环境”中来思考其未来,要
为进入下一个世纪做准备。这里,所谓“全球性经济环境”的一个
重要部分指的就是以日本企业为主的竞争。以他的话来说,“2000
年后能否与国外公司竞争,是我从现在起,每一天都必须考虑的问
题。”
韦尔奇认为,在这个越来越小的世界上,胜者和败者的界线日
趋分明,没有“还过得去”的企业的位置。一个企业,必须经常不断
更新自己,摆脱过去,面向挑战。
韦尔奇提出:“全球化是理所当然的事,企业成功的规则只有
一个: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获胜的公司属于那些能够掌握命运的
公司——全靠开发全球市场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