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奇将全球化视作GE面临
的巨大机遇,并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以适应日益明朗的全球化经
济。
在冷战的末期,韦尔奇越发感受到了来自海外市场的巨大机
会:“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恐惧、憎恨,以及在防卫上所耗费的时
间和精力都将要结束,一个充满机会的和平的世界正在等待着我
们。俄罗斯、东欧与中国都在一夜之间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世界各地一下子平静下来;国界与市场也相继被开启,为那些快
速、有开创力和竞争性强的公司创造了大量的机会。”
在实行计划之前,准备工作做得越细致、越充分,就必然使计
划进行得越顺利。所以在实行全球化之前,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是十分必要的。正如通用的副董事长保罗·弗里斯科所说:“如果
在母国没有坚实的基础,将难以跨入全球化的时代,一旦基础已经
稳固,我们将立即行动。
在上任之初的前几年,韦尔奇集中精力于公司企业重组和内
部改革,进行着革命性的变革运动,出售了竞争能力不强、不在行
业中占据“数一数二”地位的企业,同时精简官僚机构,减少管理层
次,把GE改造成为一家具有高效率、高竞争能力的企业。韦尔奇
很清楚一个道理,公司必须经过“重组、关闭或卖掉”的阶段。在把
通用电气全面推向海外之前,必须夯实公司在本国的业务,为向国
际化进军打下坚实的基础。
韦尔奇语录
全球化是理所当然的事,
企业成功的规则只有一上:国际市
的占有率。获胜的公司属于那些能够撑握
命运的公司——全靠开发全球市场获胜。
全球化的进程
为了参与全球竞争,企业必须为每一个国际市场都准备一套独特的战略,全球化的是商业活动,而不是企业。
韦尔奇的全球化革命真正开始运作,是在1987年的法国。当
时韦尔奇正在参加法国展览会,而他完成了一项将永久改变通用
电气面貌的交易。韦尔奇用价值30亿美元的通用电气消费电器
设备公司交换法国医疗成像设备公司汤姆森公司,从而发出了一
个重要信息:通用电气将不再把其重要业务限于美国。在进行这
项交易(包括支付给通用电气8亿美元现金)时,韦尔奇还强化了
他实行“数一数二”战略的承诺。通用电气的电视业务正处于困境
之中(全球市场上的排名不超过第四名)。虽然媒体严厉批评韦尔
奇廉价卖掉了“一份美国与生俱来的家业”,但韦尔奇知道自己所
做的事是正确的。在他看来,获得在法国的立足点和退出正在亏
损的业务是很自然的决策。而事后,这个决策也被证实了其正确
性。
此后,通用迅速向其他海外市场扩张。它分别与德国的一家
工业发动机公司博世公司和日本一家电气设备公司东芝公
司建立
了合资企业。
而韦尔奇的全球化业务正式得到突破,则与英国一家也称为
通用电气的公司有关,这家公司与美国的通用电气名称完全一样,
实际上并无任何联系。直到2000年,英国这家公司终于更名为
“马可尼”,此时,韦尔奇的通用电气公司才真正拥有了“通用”这个
名字及应享有的有关名称的一切权利。****年,英国这家通用电
气公司正面临着仇恨型兼并的危险,于是董事长阿诺德·温斯托克
先生给韦尔奇打了电话,请求韦尔奇的援助。
经过反复磋商,双方最终于****年4月建立了一系列合资企
业,通用电气并购了英国通用电气的医药系统、电器、动力系统和
配电的业务。这个协议使通用拥有了一个很好的工业企业,在动
力领域立足,从而进入了欧洲燃气涡轮机业务。
直到1990年,通用照明事业部还几乎完全是一家美国本土企
业,仅在欧洲市场占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