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离骚:“离骚\"二字的含义,据言有66种之多。主要的说
法是:一,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引淮南王刘安《离骚传》
云:“\'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汉书·离骚赞序》: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将\"离骚\"解为
“遭忧\"。二,王逸《楚辞章句》:“\'离\',别也;\'骚\',愁也。”
谓\"离骚\"意为\"离别忧愁\"。三,游国恩《离骚篡义》等认
为\"离骚\"与《楚辞·大招》篇中所说的楚地古曲名《劳商》
为双声字,\"劳商\"即\"离骚\"之转音,一事而异名;同
时,\"离骚\"二字可能又有牢骚不平之意。
②\"帝高阳\"句;高阳:传说是古帝颛(zhuān)顼(xū)有
天下时的称号。苗裔(yì):朱熹《楚辞集注》:“苗裔,远孙
也。苗者,草之茎叶,根所生也。裔者,衣裙之末。衣之余
也。故以为远末子孙之称也。”据传楚国国君为颛顼帝之后。
春秋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名瑕,受封于屈地,子孙因以屈为
氏。屈原即是屈瑕的后代,所以他自称为\"高阳之苗裔\"。兮
(xī):语末助词,或以为古音读\"啊\"。
③\"朕皇考\"句;朕:我。先秦时人无论上下皆可自称为
“朕\",至秦始皇才用作帝王自称的专用词。皇:大,美。考:
对已故的父亲的敬称。”皇考\",犹言英明伟大的父亲。伯庸:
屈原父亲的字。
④\"摄提\"句;摄提:即摄提格。古时根据岁星(木星)的
运行来纪年,岁星绕日一周约十二年,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岁
星在寅年就叫摄提格。所以此处\"摄提\"指的就是寅年。另据
朱熹《集注》:“摄提,星名。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者也。”则
“摄提\"说明后面的生月生日,不指年份。贞:正当着,正对
着。孟:开始。陬(zōu):正月的别名。”孟陬\",即孟春正
月,为一年之始,故云\"孟陬\"。又夏历建寅,正月也就是寅
月。
⑤\"惟庚寅\"句;惟:语助词。庚寅:战国时期用干支纪日,
此即庚寅日。降:降生。按,以上两句,若用王逸《楚辞章
句》之说,是屈原自述其生于寅年、寅月、寅日。后人据此对
屈原出生的年、月、日进行了种种推算,较为流行的说法有:
一,邹汉勋、刘师培认为在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3年)正月
二十一日;二,陈暘认为在楚宣王二十七年正月二十二日;
三,***认为在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日;
四,浦江清认为在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五,
胡念贻认为在楚宣王五十七年(前353年)正月二十三日或二
十二日。其中,浦江清的推算多为人所认同。
⑥\"皇览\"句;皇:即上文\"皇考\"的省称,指其父。览:
观察。揆(kuí):揣度,估量。初度:初生时节;一说初生时
的气象或气度。
⑦\"肇锡\"句;肇:始。一说为\"兆\"的假借字,指卜兆。
锡:同\"赐\",赐与。嘉名:美名。
⑧\"名余\"句;名:命名,取名,是名词作动词用。正则:
公正而有法则。屈原名平,字原,\"平\"字即有\"正则\"之义。
⑨\"字余\"句;字:取表字。灵:善。均:平地。”灵均\",即
地之善而均平者,而屈原之\"原\"字就有\"高平之地\"的意
思。清人王夫之曰:“灵,善也;均,平之则也。地之善而均
平者也。隐其名而取其义,以属辞赋体然也。”一说\"正则\"
与\"灵均\"为屈原的小名小字。近年,或有人以为,\"灵均\"
是一个带有神灵身份及神性色彩的名字。
⑩\"纷吾\"句;纷:众盛貌。状语置于句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