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①(十三首选三)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②。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注释】
①南园:诗人在家乡福昌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读书的地方。
②小白长红:白少红多,即粉红色。越女:指越地的美女。越,春秋战
国时国名,在今浙江一带地方。
【解说】
《南园》十三首是李贺辞去奉礼郎官职返乡后写的。其
中除最后一首是五言律诗外,其余都是七言绝句。从题材
上看,这十三首大致可分两类:一部分是描写家乡的田园景
物的;一部分是因仕途失意,所以慨叹文章无用,抒发牢骚
的。这是第一首,咏落花。首句写出南园花草的可爱:在诗
人眼前,枝上繁花竞相开放,青草翠蔓,摇曳多姿。次句以
少女粉红丰腴的面颊比喻花朵色彩的鲜艳。”小白长红\",
用语奇特,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三、四两句写花落,
它在诗人笔下,既没有\"化作春泥\",也没有\"逐水流去\",而
是宛如到了婚期的少女,不用媒妁,便径自嫁给了东风。这
是多么奇特的想象。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书生万户侯④。
【注释】
①吴钩:古代吴地(今江苏一带)产的一种弯形的刀。这里泛指兵器。
②五十州:指当时为藩镇所控制的黄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元和七年
(812),宰相李绛上书说:“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
③凌烟阁:唐代宫内的殿阁名。贞观十七年(**3),唐太宗李世民
命阎立本绘长孙无忌、魏征等二十四人的图像于凌烟阁上,以表彰他
们的功勋。阁,读入声。④若个:哪个。万户侯:汉代制度:列侯
食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万户侯\"即食邑万户的侯。《史记·
李将军列传》载:汉文帝对李广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
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里借指做唐代的高官。
【解说】
这是《南园》的第五首。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吐蕃、回
纥的贵族统治者时常进犯,时局动荡,人民饱尝忧患。诗人
目睹唐王朝的危机,他渴望国家统一,外患平息。但自己却
是在政治上失意,自恨一介书生,不能有所作为。这诗在表
现向往投笔从戎、收取关山的爱国豪情的同时,也流露出牢
落不平之感。
诗的前两句直抒感怀,表明男儿应当奔赴沙场,削平藩
镇,为国立功。”何不\",是反诘语气,要比陈述的口气有力
得多。后两句用本朝的典故,对比地说明文弱书生是无法
建功立业而封为万户侯的。诗的格调豪健,不假雕饰,自然
有味。
寻章摘句老雕虫①,晓月当帘挂玉弓②。
不见年年辽海上③,文章何处哭秋风④。
【注释】
①寻章摘句:指创作时的雕章琢句。《三国声》裴注引《吴书》:“不效书
生寻章摘句而已。”老雕虫:老于雕虫的生活。扬雄《法言·吾子》:
“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虫:指\"虫书\",秦代的一种书法体
式。刻:指刻符。后因用\"雕虫\"指词章之学。②玉弓:指下弦残月
的形状如同弓形。③辽海上:指辽河流域滨海地区。隋唐时这里
经常发生战事。④哭秋风:即悲秋。古代一些文人失意时多借悲秋以抒怀。
【解说】
首句暗用了汉代扬雄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的读书写
作,正是当年扬雄所视为的雕虫小技。前二句描述读书写
作的辛劳:晓月已如玉弓一样挂在天边,月光从帘隙中照射
进来,自己仍然是在孜孜不息地寻章摘句。三、四两句笔锋
陡转,抒发出自己的深沉的感慨:难道没有看见辽海地区连
年征战,悲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