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秋季如醉的枫叶作比,并以停车不去表明喜爱枫林之
甚。
这首诗一扫过去封建文人悲秋的情绪,格调高爽健康,
尤其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个警语,内涵丰富,发人深思,
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我们不妨将此诗与丘逢甲的名句
“秋在万山深处红\"(《山村即目》)参读体味。
瑶池
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①,黄竹②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③?
【注释】
①瑶池:《神仙传》:“昆仑阆风苑有玉楼十二,立台九层,左瑶池,右翠
水。”神话中说,西王母住在这里。阿母:指西
王母,又称玄都阿母。绮
窗:雕刻有绮纹的窗户。②黄竹:传说周穆王有一次经过黄竹地
区,遇\"北风雨雪,有冻人\",于是作了《黄竹歌》三章,表示同情人民的
疾苦。③穆王:周昭王之子,名满,在位五十五年。八骏:《穆天子
传》上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常乘之以周游天下。一次,仙人西王母
在瑶池与穆王宴饮,临别时,王母作歌希望他能再来。穆王也以歌相
答,表示三年后相会。
【解说】
晚唐有不少皇帝都贪生怕死,宪宗、穆宗、敬宗,武宗、
宣宗都因信奉道教、服丹药而丧命。诗人为此就写了一些
诗揭露求仙的荒诞,予以讽刺。本诗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
一首。
诗以西王母与周穆王的传说为素材。开篇写西王母在
瑶池等候穆王的再来;接下去写她只听到穆王所作《黄竹
歌》的动地的哀音,最后以问话作结,语含讥讽:穆王的八
匹骏马能日行三万里,朝发夕至当不成问题,那么他为什么
不再来呢?言外之意是,穆王已长眠地下,他永远不会再来
了。不正面表现皇帝信教求仙,也不直接发表议论,只是用
生动的笔墨叙述虚构的情节,并将讥讽寄寓其中,可见诗人
艺术构思的精巧。
贾生①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②,贾生才调更无伦③。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④。
【注释】
①贾生。即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他主张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
中央,抵抗匈奴进犯。生:对读书人的称呼。②宣室:汉代未央宫的
前殿正室。访:征询。逐臣:被贬谪的臣子,指贾谊。汉文帝时,贾谊
曾任大中大夫,后遭到一些大臣的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数年,
被召回长安。接见时,文帝刚刚在宣室举行完祭祀的仪式。③才
调:人的才情风格。无伦:无与伦比,没有人能比得上。④可怜:可
惜。虚:徒然。前席:移动坐席,靠近对方。席,读入声。苍生:老百
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汉文帝在宣室举行完祭祀后接见
贾谊,向贾谊询问有关鬼神的本源。贾谊详谈了自己的看法,直到深
夜,文帝听得入神,不自觉地移动坐席,靠近贾谊。
【解说】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之作。诗篇运用唱叹有情的笔调,
借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的史实,讽刺晚唐那些荒于政事、
不知用人的封建统治者。作品采用了先扬后抑的笔法,首
二句写文帝的求贤若渴和贾谊的才智超凡;诗句中的\"求\"
字,见出文帝思贤心切,\"访\"字,显示他的礼贤下士。后两
句诗意陡转,巧妙地使用了\"可怜\"和\"虚\"等词语,从而讽刺
了文帝的\"求贤\",其目的并不在于求问治国安民之策,而是
为了探求鬼神本源,以见其荒唐不伦。
嫦娥①
李商隐
云母②屏风烛影深,长河③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④,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①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后羿之妻。《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