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 > 第24章 千家诗8

第24章 千家诗8

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垣娥,即嫦娥。②云母:一种透

明而有光泽的矿物,可用来镶嵌屏风。③长河:指银河。④应:

应是,会要,推度之词。灵药:指神话中所谓羿向西王母所请之\"不

死之药\"。

【解说】

这首诗通过浪漫的想象,烘托了嫦娥深居月宫的寂寞

孤独的心境,曲折地表现出诗人缠绵不尽的相思和怅惘悲

凉的情绪。前半首,一句点染环境,一句表明时间,可从中

想见嫦娥独处广寒,中宵兀坐的愁昔凄婉的形象。”深\"字

表瑰她独坐之久、愁思之长。后半首是诗人的想象揣度之

词:嫦娥如今也许后悔不该偷吃仙药而奔月,以致夜夜望着

碧海般的青天,因相思而愁苦吧!虽然咏的是月里嫦娥,但

是仔细体味,便会感到有所寄托,清代纪昀就有\"此悼亡之

诗\"的说法。诗篇曲折蕴藉,从设想对方的思念之深,见出

自身的相思之苦,艺术技巧运用得是很成功的。

夜雨寄北①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③,却话④巴山夜雨时。

【注释】

①寄北:寄给住在北方的友人。②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北,有

大巴山、小巴山。这里指巴蜀地区。③何当:什么时候能够。剪

烛,剪去烛花,使烛光明亮。烛,读入声。④却话:却说。却,有反顾

之意。

【解说】

这是一首以诗代笺的寄人之作。题目一作《夜雨寄内》,

说是寄给他的妻子的诗。但据考证,当时诗人客居巴蜀,妻

子王氏已去世,所以把它看成是送给北方朋友的诗,较近事

实。诗通过描述在巴山秋雨之夜诗人一时的心理活动,表

现了他思念朋友、渴望北还的情怀。开篇先写归期难卜的

失望,然后即景点题,用夜雨涨池渲染诗人愁苦感伤的情

境;三四两句从眼前离别的悲苦,预想将来相聚时共同回味

此时此刻的互相思念之情,当别是一番滋味。用欣慰之词

表达出真挚热烈的感情。全诗重复出现\"巴山夜雨\"四个

字,加重了缠绵的情致。如今\"西窗剪烛\",\"西窗话雨\"已成

了人们熟知的表示深切思念之情的成语。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①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②,相思迢递隔重城③。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

①骆氏亭:所在地有二说:一说是长安春明门外骆骏所筑的池馆(《唐

语林》),一说是长安春明门外的骆亭(屈复《玉谿生诗意》)。崔雍崔

衮:崔雍字顺中,崔衮字柄章,是李商隐的从表兄弟。二崔的父亲崔

戎对李商隐很器重。②竹坞:长着竹子的池边高地。水槛:临水的

轩亭,指骆氏亭。③迢递(tiáodì条弟):遥远的样子。重城:指长安

城。长安城有内城、外城。时崔雍、崔衮在长安。

【解说】

这是一首写景寄怀的诗,通过夜宿骆氏亭园所得清幽

寂寥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挚怀念之情。首句写

骆氏亭的景物,它既临湖水,又傍竹林,环境清幽寂静。次

句点明对友人的怀念。友人远隔重城,无由会晤,惟有时刻

相思而已。第三句转写眼前景物。时令虽是深秋,但云阴不

散,孕育着一场连绵秋雨。这是在为下句作铺垫。第四句由

秋阴写到秋雨,雨打枯荷,声音单调凄清,昕来更见其寂寥。

全诗运用以景托情、寓情于景的写法,诗意含蓄蕴藉。纪昀

说:“相思二句微露端倪,寄怀之意全在言外。”何焯也说;

“下二句暗藏永夜不寐,相思可以意得也。”

感弄猴人赐朱绂①

罗隐

十二三年就试期②,五湖烟月奈相违③。

何如学取孙供奉④,一笑君王便着绯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