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 > 第32章 千家诗16

第32章 千家诗16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②,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③,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④,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⑤心!

【注释】

①苏秀: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和秀州(今浙江省嘉兴市)。以苏:

因而复活。②骄阳:酷热的太阳。霖:三日以上的雨。③湿:读

入声。④秀色:禾稻开花叫\"秀\",用来形容稻花一片。⑤望岁:

盼望有个好收成。岁:一年的收成。

【解说】

曾几,赣州(今属江西省)人,曾做过江

西、浙西提刑官,是陆游的老师。诗的风格活泼轻快,不假

雕饰。

这是作者行旅苏秀道中的喜雨之作,表现了诗人关心

农事、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首联承题写来,起得直

截。”一夕骄阳转作霖\",写出夏末秋初江南久早乍雨的气

候特征。”梦回\"呼应\"一夕\",点明诗题的\"夜\"字;\"凉冷\",

写温度;\"润\",写湿度,准确道出旱后逢雨的感觉。中间四句围绕\"喜\"字抒发感受。颔联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意思

是说屋漏床湿并不值得发愁,而令人高兴的却是条条溪流

都涨满了水。颔联中的\"千里稻花应秀色\",点出诗题\"秋苗

以苏\"四字,揭示\"喜\"的缘由。因为这是一场难得的好雨,

所以深夜雨打梧桐的声响,在诗人听来自然就是\"最佳音\"

了。这一联前句从眼前秋雨联想将来丰收的喜人景色,是

虚写;听雨打梧桐的感受,是实写。尾联表明主旨:象我这

样没有土地的人还为之欢欣鼓舞,那么农民急切盼望着丰

收的心情又当如何,便尽在不言之中了。本篇直抒胸臆,

语言明快自然,不藻饰,不用典,是一首快诗。

伤春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①,坐使甘泉照夕烽②。

初怪上都闻战马③,岂知穷海看飞龙④!

孤臣霜发三千丈⑤,每岁烟花一万重⑥。

稍喜长沙向延阁⑦,疲兵敢犯犬羊锋⑧。

【注释】

①庙堂:旧时皇帝供祖宗神位的处所,这里借指朝廷。平戎:此指战

胜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戎是古代汉族入对西北方少数民族

的通称。②坐使:致使,遂使。甘泉:汉代的行宫,在陕西省甘泉山

上。《太平御览》卷一七三引《汉宫阙名》曰:“长安有甘泉宫。”这里以

汉代长安宫阙代指宋代汴京宫阙。夕烽:夜间报警的烽火。③上

都:京城,这里指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徽宗宣和八年(1126)金人

攻陷汴京。战马:指金人骑兵。④穷海:僻远的海上。飞龙:旧时

以龙比天子,这里指宋高宗赵构。《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则见

大人。”王注:“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此说龙不在天而逃入海,

是尖锐的讽刺。⑤孤臣:远离皇帝的臣子,诗人自称。霜发:花白

的鬓发。三千丈:是夸张的说法。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

似个长。”⑥烟花:形容春天浓艳的景色,化用杜甫《伤春》诗:“关

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每岁烟花\"与\"孤臣霜发\"对照,则更突出

感时伤乱心情。一万重:形容层层叠叠数不清,也是夸张的说法。

⑦向延阁:指向子讠垔。当时任长沙太守。他原是龙图阁直学士,所以

用\"延阁\"这个汉代史官的称号来称呼他。阁:读入声。⑧疲兵:指

向子讠垔率领的经过苦战的军队。犯:触犯,抵御。犬羊:指侵犯者。

锋:锐气。建炎四年二月,金兵进犯湖南潭州,向子讠垔组织军民守城多日,并亲自指挥与敌巷战,终于击溃敌军。

【解说】

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渡江南侵,十一月占取建

康,十二月攻下临安。宋高宗赵构一路南逃,先在扬州,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