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扬子江
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①,山出润州城②。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③度秋声。
【注释】
①扬子驿:即瓜洲。
②润州:今江苏镇江。
③浙沥:雨声,此句用以比落叶声。
【解说】
丁仙芝,唐代曲阿人,官余杭尉。
“望\"字是全篇骨干。在扬子江(长江下游)舟中四
望。总的印象是水天空阔,河岸分明。因此,江山风物历历
可指。扬子驿现于林表,润州城居于山下。海天接处,云水
沉沉;江水寒冷,朔风阵阵。看两岸之红叶,想见其叶落之
情,因而好象听到落叶如下雨的声音。
望而知其明,明而始能极其望:末联从望而生想,而想象
之声实由望而来。虽有循环之小巧,然体物写意都只平平。盖
由诗人并无真的哀乐,只能写平实之景,不能造\"平淡\"之域。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客思深②。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③。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④。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⑤?
【注释】
①西陆:指秋天。旧说以为太阳绕黄道东行,经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
绕天一周。太阳走到西陆叫秋。(《隋书·天文志》)②这句意谓自
己身陷囹圄而生流落飘零之感。南冠:楚冠,这里指自己囚犯的身
分。《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
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骆宾王是南方人,又是囚
犯,故以\"南冠\"自称。③这二句做一句读。意谓自己本已痛苦忧
伤,就更忍受不了蝉声的折磨了。玄鬓影:指蝉。《古今注》说:“魏文
帝宫人莫琼树乃制蝉鬓,望之缥缈如蝉\",是用蝉形容发饰之美,这里
则用玄鬓影代指蝉,是典故的活用。玄鬓,乌黑的鬓发。白头吟:据
传卓文君年老,闻司马相如欲娶茂陵人女为妾,因作《白头吟》以自
绝。这里借指自己悲苦的命运。这首诗的长序中曾说自己\"不哀伤而
自怨,未摇落而先衰\"。④二句是说露重则蝉飞感到吃力,风大则蝉
声显得低沉,以比喻自己处境之严峻。⑤这二句表面说蝉的高洁
无人相信,自己的哀蝉之心无人代为表达,实际是说自己的高洁无人
相信,希望自己这种借哀蝉以自哀的意思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同情。
【解说】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官侍御史,因上书陈事,
触怒武后,遭诬系狱。出狱后,贬临海县丞。这诗是狱中所
作。诗前序颇长,从略。这诗首二联写秋日在狱闻蝉,突出
自己的身分处境,说明蝉声之不堪闻;后二联写蝉的不幸遭
遇,说明蝉声所以不堪闻的缘故。诗以蝉声起兴,着重在写
自己听蝉声的感受,但又把蝉的品质、遭遇和自己的处境交
错来写,就有以蝉自喻、借哀蝉以自哀之意,使人感到哀感
沉至,映照生姿。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①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②,竟夕③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④,披衣觉露滋⑤。
不堪盈手赠⑥,还寝梦佳期⑦。
【注释】
①天涯:指彼此天涯海角,相去甚远。②情人:诗人自指。遥夜:
长夜。③竟夕:终夜。④此句出自谢灵运《怨晓月赋》:“灭华烛兮
弄晓月。”怜:爱。⑤滋:浸润。⑥此句化用陆机《拟明月何皎
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意。不盈手:月光清虚,无法把握。
盈:满。⑦梦佳期;做一个佳期相聚的梦。
【解说】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
市)人。唐中宗景龙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