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高
阁②。坐使青灯晓③,还伤夏衣薄④。宁知岁方晏⑤,离
居更萧索。
【注释】①幽人:隐士。②流萤:飞行无定的萤。③青灯:谓油灯,其光青
荧。④伤:担忧的意思。⑤晏:晚。
二十一
【原文】
欧九①《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②谓:只一
“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
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注释】①欧九:即欧阳修,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有
《六一词》。”九\"乃其行第。②晁补之:字无咎,北宋文学家。其说见于南宋
文学家吴曾笔记《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
【译文】
欧阳修《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认为:只是一
个\"出\"字,后代词人便说不出来。我认为:这句出于冯延巳《上行杯》
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是欧阳修的文辞更加工巧。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岸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
尊前!
上行杯
冯延巳
落梅著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①。罗幕遮香,柳外
秋千出画墙。春山颠倒钗横凤②,飞絮入帘春睡
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注释】①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
介之推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②春山:春日之山容,
其色如黛,比喻女子之眉。
二十二
【原文】
梅圣俞①《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
和烟老。”刘融斋谓②:“少游③一生似专学此种。”余谓:冯正中
《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
归,莫为伤春眉黛促\"。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注释】①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②刘熙载《艺概·词曲概》引此词云:
“此一种似为少游开先。”③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
【译文】
梅尧臣《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事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
老。”刘熙载认为:秦观一生似乎专门学习这种词。我认为:冯延巳
《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
莫为伤春眉黛促。”欧阳修一生似乎专门学习这种词。
苏幕遮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①。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
庾郎年最少②。窣地春袍③,嫩色宜相照。接长
亭,迷远道。堪怨王孙④,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
春又了⑤。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释】①烟墅杳:春草掩映的茅屋笼罩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墅,田间的草屋。
②庾郎:指北周文学家庾信。李商隐《春游》诗:“庾郎年最少。”此处借指作者。
③窣地春袍:拖地的青色袍服。窣地,拖地,拂地。春袍,青色的章服。宋代
六、七品官员服绿,八、九品服青。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穿青袍。④王
孙:旧时对贵族公子的敬称。此处指作者。⑤春又了:春天也过去了。了,结
束,完结。
玉楼春
冯延巳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北枝梅蕊犯寒开①,
南浦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长相续②,自是情多无
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③。
【注释】①梅蕊:梅花。犯寒开:抵御着寒冷开放。犯,抵触,触犯。②芳
菲:指花草。次第:依次,接连。③眉黛蹙:眉头紧皱。心情忧伤或不愉快
的表现。
二十三
【原文】
人知和靖①《点绛唇》、圣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