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 > 第48章 人间词话4

第48章 人间词话4

体创造新文体,以便自己从旧文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一切文体之

所以开始兴盛最终衰微,都是由于这种原因。所以,认为文学发展

的水平后代不如前代,我不敢赞同。仅就一种文体而言,那么这种

说法是不容置疑的。

五十五

【原文】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

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①《草堂》②每调

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

某山某河,可乎?③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则词亡。然中材之士,

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

【注释】①指《花庵词选》。词集,共二十卷,南宋词人黄昇编。黄昇,号玉林,

又号\"花庵词客\"。②指《草堂诗余》。词集,原编二卷,今传本前后二集,各

二卷,题何士信编集。以宋人词为主,间有唐、五代作品。③此句在《人间词

话》手稿中原为:诗词之题目本为自然及人生。自古人误以为美刺投赠咏史怀古

之用。题目既误,诗亦自不能佳。后人才不及古人,见古名、大家亦有此等作,

遂遗其独到之处而专学此种,不复知诗之本意。于是豪杰之士出,不得不变其体

格,如楚辞、汉之五言诗、唐五代北宋之词皆是也。故此等文学皆无题。

【译文】

《诗经》《古诗十九首》和五代北宋词,都是没有题目的。其实

并不是没有题目,而是诗词的意蕴不能用题目包罗无遗。自从《花

庵词选》《草堂诗余》每首词都立一个题目,连古人原来没有题目的

词也替他加上一个题目。比如,我们欣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难道

可以说这只是某座山、某条河吗?诗有了题目而后诗走向衰亡,词有

了题目而后词走向衰亡。然而,平庸的作者很少有人懂得这种道理

而超脱流俗卓然自立。

荷叶杯

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

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五十六

【原文】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

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

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①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注释】①持此以衡:拿这个标准衡量。

【译文】

大作家的作品,言情必定感人肺腑,写景必定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形,辞句脱口而出,丝毫没有矫揉造作浓妆艳抹的姿态。这

是因为他所观察的真切,所理解的深刻。诗词都如此。拿这个标准

衡量古往今来的作者,就可以没有很大的偏差和失误。

菩萨蛮

李珣

回塘风起波纹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

双飞鹧鸪。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

销,望中烟水遥。

南乡子

欧阳炯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

认得行人惊不起。

五十七

【原文】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①之篇,不使隶事②之句,不用粉

饰③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注释】①美刺投赠:赞美讥刺拜见赠答。②隶事:典故。③粉饰:华丽浮

艳。

【译文】

诗人能在诗词中不写赞美讥刺拜见赠答的篇章,不使用堆砌

典故的句子,不追求华丽浮艳的文字,那么对于写作之道可以说已

经领悟和把握一大半了。

五十八

【原文】

以《长恨歌》之壮采,而所隶之事,只\"小玉\"\"双成\"四

字①,才有余也。梅村②歌行,则非隶事不办。白、吴优劣,即于

此见。不独作诗为然,填词家亦不可不知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