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亶这伙人苦苦折磨,去世
之后又毫无道理地受到这种随意指派。”现在看来,受到随意指派自
岂只苏轼一人。
二十六
【原文】
贺黄公①谓:“姜论史词②,不称其\'软语商量\',而称其\'柳
昏花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然\"柳昏花暝\",自是欧、
秦辈句法,前后有画工化工之殊。吾从白石,不能附和黄公矣。
【注释】①贺裳:字黄公,清代词人。语见其《皱水轩词荃》。②姜:指姜夔。
【译文】
贺裳认为:“姜夔论史达祖词,不称赞他的\'软语商量\',反而
称赞他的\'柳昏花暝\'。由此可知,他对于词的句法,就像项羽学兵
法一样,只不过略知其意而已,不禁令人感到遗憾。”然而,\"柳昏花
暝\"本来是欧阳修、秦观这一派词人的句法,似乎胜过\"软语商量\"
我赞同姜夔,不敢附和贺裳。
二十七
【原文】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①,可
怜无补费精神。”此遗山②《论诗绝句》也。梦窗、玉田辈当不乐
闻此语。
【注释】①陈正字:即北宋诗人陈师道,号后山居士,曾官秘书省正字。②元
好问:号遗山,金代文学家。有《论诗三十首》,此为第二十九首。
【译文】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
无补费精神\"。这是元好问的《论诗绝句》。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和
张炎等词人恐怕不愿意听这种话。
二十八
【原文】
朱子①《清邃阁论诗》谓:“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
只是一直说将去。这般诗一日作百首也得。”余谓北宋之词有句,
南宋以后便无句。如玉田、草窗之词,所谓\"一日作百首也得\"
者也。
【注释】①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南宋理学家。
【译文】
朱熹《清邃阁论诗》说:“古人诗里有警句,今人诗里根本没有
警句,只不过是信口说下去而已。这种诗一天作一百首也行。”我认
为北宋词有警句,南宋以后的词便没有警句,像张炎、周密词,就属
于\"一天作一百首也行\"这一种。
二十九
【原文】
朱子谓:“梅圣俞诗,不是平淡,乃是枯槁。”余谓草窗、玉
田之词亦然。
【译文】
朱熹认为:“梅尧臣诗,不是平
淡,而是枯槁。”我认为周密、张炎词也
是如此。
三十
【原文】
“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
年。”此等语亦算警句耶?乃值如许笔力!
【译文】
“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
年。”这种话难道也算警句吗?哪里值得费这么大气力。
三十一
【原文】
文文山①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远在圣与、叔夏、公谨诸
公之上②。亦如明初诚意伯③词,非季迪④、孟载⑤诸人所敢望也。
【注释】①文天祥:号文山,南宋抗元英雄、诗人。②圣与、叔夏、公谨:分
别指南宋词人王沂孙、张炎、周密。③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明初开国功
臣、文学家。有《写情集》。④高启:字季迪,明初诗人。有词集《扣舷集》。
⑤杨基:字孟载,明初诗人。有《眉庵集》。
【译文】
文天祥词风骨甚高,也有境界。远在蒋捷、张炎、周密等词人
之上。正如明初刘基词,绝不是高启、杨基等人所能望其项背。
三十二
【原文】
和凝①《长命女》词:“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
少。冷霞寒侵帐额,残月光沉树杪。梦断锦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