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庄子 > 第19章 说剑

第19章 说剑

故常;在谷满谷,在阬[阬:通“坑”,坑洼]满阬;涂郤守神,以物为量。其声挥绰[挥绰:谓悠扬而有余韵],其名高明。是故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纪。吾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予欲虑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傥然立于四虚之道,倚于槁梧[槁梧:干枯的梧桐树]而吟。目知穷乎所欲见,力屈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虚,乃至委蛇[委蛇:同“逶迤”,委婉徘徊的样子]。汝委蛇,故怠。

“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丛生,林乐而无形;布挥而不曳,幽昏而无声。动于无方,居于窈冥;或谓之死,或谓之生,或谓之实,或谓之荣;行流散徙,不主常声。世疑之,稽于圣人。圣也者,达于情而遂于命也。天机不张而五官皆备,此之谓天乐,无言而心说。故有焱氏为之颂曰:‘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汝欲听之而无接焉,而故惑也。

“乐也者,始于惧,惧故祟;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于惑,惑故愚;愚故道,道可载而与之惧也。”

译文:

北门成问黄帝,说:“你在洞庭的旷野上弹奏《咸池》乐章,刚开始听到时,我感到惊惧,听着听着就感觉放松了,听到最后,就迷惑起来,神情恍惚,竟然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黄帝说:“大概就是你说的这样吧!我用人间的形式演奏,用天道加以验证,以礼义来发展演进,以太清天籁为根基。最完美的音乐,先要与人事相应合,还要顺乎天理,按五德运行,与天道自然相应,然后调和四时,与天地万物和谐统一。乐声犹如四季更迭而起,与万物生长变化一致;忽而繁茂忽而衰败,春季的生机和秋季的肃杀都在有条不紊地更迭;声音忽然清楚忽然浑浊,就如同阴阳二气相互调配交和,流布光辉和与之相应的声响;犹如解除冬眠的虫豸开始活动,我用雷霆使它们惊起。乐声的终结寻不到结尾,乐声的开始寻不到起头;忽灭忽起,忽高忽低;变化无穷无尽,没有一种能够预测。所以你会感到害怕。

“接着我又演奏阴阳调和、日月照耀的内容。乐音能短能长,能柔能刚,有变化有统一,不死守一个老调。乐音弥漫天地间,有谷的地方满谷,有坑的地方满坑;涂抹漏缝,守护精神。以物的大小为量。乐音飞扬饱满,乐名高明之章。因此,鬼神守在幽暗里,日月星辰按轨道运行。我断在有尽处,连接在无止上。我想想明白但又想不明自,望着它看不见,追着它赶不上。茫茫然站在田野空虚的道路上,靠在琴上吟诵:‘眼的视觉达不到想要见的东西,精力达不到想要追逐的目标,既然赶不上,我只好作罢!’形体充实内心空虚,只好随物宛转。你跟着随物宛转,所以就心意松弛了。

“我又演奏起以消除懈怠为主题的乐声,用合于自然之道的音乐节奏来调节。所以就像禽兽一般混相追逐,像草木一般丛聚并生,五音繁会而不见形迹;乐声布散振扬,延绵不绝,暗淡而又无声;声音流动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又静处在幽昏难窥的境地;或称之为死,或称之为生;或称之结果,或称之开花;流转播扬,变换着不同的音调和旋律。世人往往迷惑不解,向圣人问询查考。所谓圣,就是通达事理而顺应于自然。自然的枢机没有启张而五官俱全,这就可以称之为出自本然的乐声,犹如没有说话却心里喜悦。所以有焱氏为它颂扬说:‘用耳听听不到声音,用眼看看不见形迹,充满于大地,包容了六极。’你想听却无法衔接连贯,所以你到最后终于迷惑不解。

“这样的音乐,刚开始听的时候让人害怕,一害怕就疑神疑鬼;我接着又演奏了使人心境松缓的乐曲,一放松就好像没有了精神;最后

演奏出使人迷惑的乐声,迷惑就会变得愚笨无知;愚笨无知才能融人大道,才能够与大道融为一体。”

--

孔子西游于卫,颜渊问师金曰:“以夫子之行为奚如?”师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颜渊曰:“何也?”师金曰:“夫刍狗[刍狗:以茅草扎成的狗,用于祭祀,祭祀弃之]之未陈[陈:祭祀时陈列于神位之前]也,盛以箧衍[箧衍:指小箱子],巾以文绣,尸祝[尸祝:巫师]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爨:焚烧]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眯(mi,四声):梦靥]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