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美好的东西必从之而来。这是天地之大道,圣人的高尚品德。
所以说,恬淡寂漠、虚空无为,这是天地的准则和道德的根本。
所以说,圣人息心于恬淡虚无的境界,遇到艰难险阻能够化险为夷,然后就能心境恬淡。安稳恬淡,那么忧患不能进入内心,邪气不能侵袭肌体,因而他们的德行完整而内心世界不受亏损。
所以说,圣人在世时能够顺应天理行事,死去了就像万物蜕然变化一样而无挂念;平静时跟阴气一样宁寂,运动时又跟阳气一道波动。不做幸福的先导,也不为祸患的起始,受到外界感动而后才有应和,受到压力而后采取行动,迫不得已而后兴起。抛弃心智和巧诈,遵循自然的常规。因而没有自然的灾害,没有外物的牵累,没有旁人的非议,没有鬼神的责难。生时如同漂浮的泡沫,死后看做疲劳后的休息。不假思索、考虑,也不预先谋划。充满光明而不炫耀,守信而不要求必定兑现。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没有优愁,其精神纯净不掺杂,故不疲劳。虚无恬淡,就与自然之德性相合。
所以说,悲哀和欢乐,都是违背纯真本性的邪恶表现;喜悦和愤怒,都是大道的罪过,喜好和憎恶乃是忘却真性的过失。因此内心不忧不乐,是保持自然本性的最高境界;专守玄虚之道而没有变化,是寂静的最高境界;不与任何外物相抵触,是保持虚无心态的最高境界;不与外物交往,是保持恬淡的最高境界;顺从万物而不逆,是精粹的最高境界。
所以说,形体劳累而不休息那么就会疲乏不堪,精力运用而不停歇就会使元气劳损,元气劳损就会精力枯竭。水的本性,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停滞不流动也就不会清澈,这是自然本质的现象。
所以说,纯净精粹而不混杂,虚静专一而不随物改变,恬淡而又无为,顺应天理而运行,这就是修身养神的道理。
持有吴越之地出产宝剑的人,用匣子秘藏起来,不敢轻易使用,因为是最为珍贵的。精神可以通达四方,没有什么地方不可到达,上接近苍天,下遍及大地,化育万物,却又不可能捕捉到它的踪迹,它的功用同于天帝。纯粹素朴的道,就是持守精神,持守精神而不失却本真,跟精神融合为一,浑一就使精智畅通无碍,也就合于自然之理。俗语有这样的说法:“普通人看重私利,廉洁的人看重名声,贤能的人崇尚志向,圣哲的人重视素朴的精神。”所以,素就是说没有什么与它混杂,纯就是说自然赋予的东西没有亏损。能够体察纯和素,就可叫他“真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