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庄子 > 第26章 则阳

第26章 则阳

画图[图:国中山川土地的图样],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儃儃然:舒闲的样子]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般礴:即坐时岔开两脚,是一种不守礼节的行为]臝[臝:通“裸”。赤身**]。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译文:

宋元君想要画画,众多画师都来了,接受命令拜谢后站在桌旁,润笔调墨准备着,门外面还有一大半。有一位画师最后来到,自在安闲并不向前挤,接受了旨意也不恭候站立,随即回到馆舍里去。宋元公派人去看,只见他脱掉衣服,光着身子盘腿坐着。宋元公说:“可以啊,你才是真正的画师。”

--

文王观于臧[臧:虚构的地名],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

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冉页}[{冉页}(ran,二声):通“髯”,多须],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瘳:病愈,引申为免于苦难]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

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坏植散群:谓解散朋党],长官者不成德,螤斛[螤(yu,三声)斛(hu,二声):螤、斛都是古代的谷物容器]不敢入于四境。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螤斛不敢入于四竟,则诸侯无二心也。

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昧然:无知的样子]而不应,泛然以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

颜渊问于仲尼曰:“文王其犹未邪?又何以梦为乎?”仲尼曰:“默,汝无言!夫文王尽之也,而又何论刺焉!彼直以循斯须也。”

译文:

文王在臧地游览,看见一位老人在水边垂钓,可是他身在垂钓却不像是在钓鱼,不是手拿钓竿而有心钓鱼,钓钩总是悬在水面上。

文王想推举他而把政事委托给他,但是又怕引起大臣父兄们的不安;最后想放弃这想法,却又不忍百姓得不到庇荫。于是清晨就告诉大夫们说:“昨夜我梦见一位贤良的人,面色稍黑而有胡须,骑着杂色的马而马蹄半边是红色的,对我发号令说:‘把你的政事委托臧地老人,这样人民的灾难或许有救。’”诸位大夫惊惧地说:“这是君王的父亲。”文王说:“虽然是这样,但还是占卜看看。”诸位大夫说:“君主父亲的命令,不必生疑,又何用占卜呢!”

于是就迎接臧地老者,把**托付给他。这个人掌政之后,以前制定的典章法令没有更改,新的政令一篇也没有颁布。三年之后,文王巡视国内,则见各种文士武士结成的私党都散掉了,官长们也不建立个人功德,标准不一的量器也不敢进入国境之内。地方势力集团全都纷纷离散,也就政令通达上下同心;各级长官不再树立夸耀个人的功德,也就政务相当、劳绩统一;不同的斔斛不再能进入国境使用,诸侯也就不会生出异心。

文王于是拜臧地老人为太师,以臣下的礼节恭敬地向他问道:“这样的政事可以推行于天下吗?”臧地老人默默地不作回应,抑或漫不经心地予以推辞,早晨文王向他征询意见而夜晚他就逃跑了,从那以后就再也听不到他的消息。

颜渊向孔子问道:“文王大概还未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吧?他为什么要假托做梦欺骗我呢?”孔子说:“住口,不要说话了!文王已经达到圣人的境界了,你不要再私下议论和讽刺了。他也只不过是短时间内顺应众人的心态罢了。”

--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伯昏无人:虚构的人名]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象人:木偶]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恂目:即“瞬目”,转眼]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译文: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把弓拉得满满的,在左肘上放一杯水,发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