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庄子 > 第27章 外物

第27章 外物

狂屈听说了这件事,认为黄帝的话是最了解道的谈论。

--

天地有大美[美:指覆载万物的功德]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方圆:指万物的异象],莫知其根也,扁然[扁然:也作“翩然”,谓变化日新的样子]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

译文:

天地有覆载万物的美德而不言说,四季有变化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长的规律而不说明。所谓圣人,就是推原天地有功而不自夸的美德,就是通达万物自然生成的妙理。所以至人任其自为,圣人无所造作,只是效法天地自然无为之道。

天地神明非常精妙,参与万物的无穷变化。万物或死、或生、或方、或圆,难以知晓它的根源,万物自古以来原本就这样普遍存在着。“六合”虽然十分的巨大,但始终不能超出道的范围;秋毫虽然是最小的,也要仰赖于道方才能成就其细小的形体。宇宙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着,它们一生都不曾死守故旧而一成不变,阴阳与四季不停地运行,各有自身的序列。大道暗昧模糊似亡而存,流动变化没有形状而神妙莫测,万物接受它的养育却不知不觉。这就是最根本的道理,可以由此效法自然的天道了。

--

齧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摄:收敛]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言未卒,齧缺睡寐。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媒媒[媒媒:晦而不明的样子]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

译文:

齧缺向被衣请教有关道的学问,被衣说:“你端正你的形体,专注你的视觉,自然的和气便会到来;收敛你的心智,专一你的思虑,神明就会停留。德将会使你显出美好来,道将留在你的身上。你无知而直视的样子就像初生的小牛犊,你不要去追究事物的原由。”

话未说完,齧缺已经睡着了。被衣见了十分高兴,唱着歌儿离去,说:“身形犹如枯骸,内心犹如死灰,朴实的心思返归木真,而且并不因为这个缘故而有所矜持浑浑噩噩,既然如此无心,我就不必再对他讲什么了。那将是什么样的人啊!”

--

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委:委托]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孙子:当为“子孙”之误]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译文:

舜向丞请教说:“道可以得到并占有吗?”丞说:“你的身体尚且不是非你所有,你怎么能占有大道呢?”舜说:“我的身体不是由我所有,那谁会拥有我的身体呢?”丞说:“这是天地造化赋予你的形体,降生人世并非你所据有;这是天地给予的和顺之气凝积而成,性命也不是你所据有,是天地真气的运行;即使是你的子孙也不是你所据有,这是天地所给予你的蜕变之形。所以,出行不知去哪里,居处不知道身在何处,饮食不知什么滋味。都是天地之间气的运动,怎么能得到并占有呢?”

--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晏:安闲]闲,敢问至道。”

老聃曰:“汝齐戒,疏瀹[疏瀹(yue,四声):疏通,疏浚]而心,澡雪[澡雪:洗净]而精神,掊击[掊击:放弃]而知!夫道,尧然[尧(y

ao,三声)然:幽深的样子]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崖略:大概的情形]。

“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肢彊。思虑恂达[恂达:通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